2 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02

2.1 概述

2003年,本市海域环境质量略有改善。与2002年相比,海域水质污染趋势有所减缓,主要表现在中度和严重污染海域范围有所减小,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南支和杭州湾北岸海域。海水中主要污染物仍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除油类和重金属铜两项指标在部分海域超标外,其他指标基本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典型海洋经济生物泥螺体内的部分污染物含量超过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长江口海域生态群落结构有所变化,浮游生物种类和生物多样性均从长江口外海域向近岸呈递减趋势。赤潮发生次数多于2002年,长江口海域仍是赤潮高发区。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倾倒区、海洋工程建设区和陆源排放区海域除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外,其他水质指标基本符合功能区要求。

2.2 海水环境质量

本市海域水质总体较上年有所改善,主要污染物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油类和重金属铅的平均含量均呈降低趋势(图2),但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依然严重。

2003年,海水中主要污染物仍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其次为油类,其他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化学需氧量、重金属(铅、镉)和砷等含量基本符合一类、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W020110729450364760467.jpg

长江口南支和杭州湾北岸海域水质污染程度较为严重。与2002年相比,无机氮含量居高不下,活性磷酸盐和油类的含量略有下降,重金属铅含量降幅较大(图3)。

W020110729450364770008.jpg

主要污染物分布


无机氮含量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范围仅占整个监测海域的5.4%,未达到清洁海域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占监测海域面积的77.5%;中度污染海域面积约700平方公里,占监测海域面积的5.4%(图4、图5)。活性磷酸盐含量未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范围占整个监测海域的83.9%,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分别占整个监测海域面积的13.9%和29.3%(图6)。

油类含量在竹园和白龙港排口附近海域为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属于轻度污染海域,其他为清洁、较清洁海域(图7)。铅含量在东经122°30′以东小部分海域未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约占监测海域面积的8.1%,其他基本为清洁海域(图8)。

W020110729450364932459.jpg

图4 无机氮不同含量的面积比例

W020110729450364942872.jpg

W02011072945036495676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