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未名湖边话海洋

信息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王玉霞 发布时间:2021-11-18

10月29日~11月6日,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发起首届“从未名湖走向深蓝——北大海洋文化周”活动,推动北京大学多学科海洋学术研究和交流。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等专家参加了“院士论海”专题报告会、“燕园论海2021:海洋科技前沿与海洋命运共同体”学术报告会等活动。

在10月29日举行的开幕式和“院士论海”专题报告会上,龚旗煌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戴民汉分别作“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监测与预报系统”“关于碳中和、碳循环与海洋碳汇”学术报告,并为北大师生现场答疑解惑。

龚旗煌回顾了北京大学的海洋研究之路,希望海洋研究院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好具有北大特色的海洋生物技术与应用创新平台,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计划,办好以海洋为特色的威海论坛,形成有特色的深海研究方向,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创新性的海洋科学前沿交叉研究,以优异的成果为北大“双一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陈大可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前景、独特地貌以及面临的环境和自然灾害等问题,展示了多维海洋观测及监测系统、高分辨率海洋模拟及预报系统,讲解了它们对于粤港澳大湾区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戴民汉从碳中和的背景、目标和基本内涵谈起,围绕全球碳储库与碳循环数据,阐述了海洋等自然碳汇的特征及增汇意义,分析了未来低排放情景下碳通量及碳库演化,提出了海洋增汇的现实挑战、技术展望和未来建议。

在10月30日举行的“燕园论海2021:海洋科技前沿与海洋命运共同体”学术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丹红、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所长黄大吉、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兼副主任石绥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光程先后作报告。

蒋兴伟以“海洋卫星组网观测与应用”为题,介绍了海洋卫星的发展和在海洋监测中的典型应用,报告了我国海洋卫星的规划与现状及其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进海洋高新技术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他指出,海洋卫星领域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北京大学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

张占海在“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及中国行动设想”报告中介绍了“海洋十年”的国际背景、实施计划与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中国参与“海洋十年”的行动设想。他希望北京大学成为“海洋十年”实施伙伴,并通过部校合作,发挥北大的教育资源优势,联合举办国际高级研讨班,为“海洋十年”贡献中国智慧。

陈丹红在“公海保护区的发展演进”报告中阐释了公海保护区法律框架、海洋保护区目标、南极海洋保护区的发展历程及当前局势,并对我国在相关问题上的基本原则立场和策略等作了介绍。她指出,扎实的科学研究是建设海洋保护区至关重要的基础。

黄大吉以视频短片展示了海洋科技在优化北部湾海洋发展规划布局、促进广西海洋产业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李波从地理空间与规则出发,介绍了国际政治、空间、生态、科技等要素的新疆域。他强调,深海领域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认知和技术创新的深度竞争。

石绥祥以近期完成的研究项目为实例,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海洋预报面临的技术瓶颈及利用大数据做海洋分析预测的优势。

陈光程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报告向大家展示了我国在滨海红树林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此次海洋文化周还包括“北大海洋青年论坛”,“上哔站,探深海”主题科普交流活动,“海洋、内陆与古代帝国:世界诸文明的交流与阻隔”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专场”交流研讨会,“海上碰撞的浪花:海洋探索—交叉—创新”师生茶话会,“燕园寻‘海’:化石里的海洋故事”主题活动,“北大海洋之路”主题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