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北的妈祖庙:沈阳天后宫

信息来源:海洋在线 作者:本综 发布时间:2016-12-08

200多年前,沈阳曾建有一座天后宫。作为中国最北的妈祖庙,它不仅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而且见证了历史上妈祖信仰在东北地区的发祥与传播。

据《奉天通志》记载:“天后宫在地载关山(小北关)三皇庙西,清乾隆年建,为闽江会馆。”又据《沈阳市志》记载:“首都宫观天后宫,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位于大东区小北街,创建人为闽人,住持周宗岐,其用途为伙居道,居此住用。”

清乾隆年间,盛京(今沈阳)商贾行市兴起,逐渐成为南北通衢的大商埠。南方各省的买卖人也到此开店行商,南方的丝绸、瓷器、蔬果、海鲜源源不断地流入盛京,东北的人参、鹿茸、皮毛、干货也通过海陆渠道走向全国。为进一步联络同乡感情,洽谈商机,当时一些闽籍、江籍、浙籍的旅沈客商在地载关街(今小北门)修建了一处闽江会馆。其中,有一个叫陈应龙的福建商人许下宏愿,祈求妈祖庇佑海上商船往来平安,生意兴旺发达。为兑现诺言,陈应龙于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872年)捐出巨资,在闽江会馆旁兴建了这座天后宫。

建成后的天后宫规模宏大,占地万余平方米。宫院四周砌有很高的青砖围墙,向南的山门前竖着两根高大的旗杆,门两侧放置一对雄伟的石狮子,山门两旁挂着写有“江南归雨,塞北停云”的楹联。宫檐两侧排成竖列的望天狗雕塑,栩栩如生,颇有气势。

闽江同乡会馆每年举办的集会,均以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为日期。庙会期间,闽江同乡大摆宴席,还为妈祖“请戏”,即邀请戏班在天后宫的大戏台上连唱3天。那几天,天后宫内外人潮涌动,摊贩陈杂,非常热闹。

后来,突如其来的一把大火焚毁了天后宫的大殿和配房,再加上长年失修荒废,破败不堪,在东北地区享有盛名的沈阳天后宫慢慢消失了,只留下一条以它的名字命名的街道。这条街道始辟于清代,曾分段命名为西横街、东横街、望北楼西胡同等,现位于沈阳大东区西部,西段跨沈河区。1957年,沈阳市有关部门在规划全市街路地名时,即以清代此地曾建有一座天后宫,命名为天后宫路沿用至今。

沈阳天后宫积淀了深厚的历史记忆,至今还有不少定居台湾、香港、澳门的老沈阳人和妈祖文化研究者前去凭吊缅怀,拍照留念。今年3月,辽宁省福建商会和辽宁省闽商公益基金会在沈阳天后宫原址举办了恢复重建奠基仪式,沈阳天后宫将以清历史原貌重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