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海洋灾害和海洋污损事件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31

4.1 海洋赤潮

2003年,全省沿海共发现赤潮46次,赤潮发生面积累计7000多平方公里,其中赤潮监控区共发现赤潮10次,象山港、宁波海域、舟山海域是赤潮高发区,引发赤潮的浮游生物主要有甲藻类(Pyrrophyta)的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antatum)、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等和硅藻类(Bacillariophyta)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聚生角毛藻(Chaetoceros socialis)等。

2003年我省沿海赤潮发生具有高发期集中、持续时间长、发生面积大、区域集中、有毒藻类增加的特点:高发期主要集中在5、6月份,具持续时间长,最长持续时间22天;共发生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赤潮9次;发现有毒赤潮10次,主要藻种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长崎裸甲藻(Gymnodinium mikimotoi)、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num)和米金裸甲藻(Gymnodinium mikimotoi),由于预报准确及时,防范措施得力,经检测没有造成海产品赤潮毒素污染,也未造成人员中毒和养殖产品死亡。

W020110729446349305234.jpgW020110729446353020765.jpg

4.2 风暴潮及灾害性海浪

2003年我省因风暴潮灾、巨浪等海洋灾害造成有直接经济损失约8725.5万元;受灾人口50.1万。

2003年我省遭受的风暴潮灾害比较轻,只发生了1次较轻风暴潮灾害过程:受 0311号 热带风暴(环高)影响,我省瑞安、平阳、苍南县(市)59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50.1万,倒塌房屋900间,受灾农田7.75千公顷,成灾4.44千公顷,绝收1.5千公顷,毁坏公路10千米,输电线路3.9千米,通讯线路4.85千米,停产工矿企业1348个,损坏堤防50处2.8千米,直接经济损失8477万元。

2003年我省沿海共发生4米以上巨浪过程的天数达到37天,造成死亡、失踪7人,沉损渔船15艘,直接经济损失248.5万元。

2月3日~2月6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整个浙江海区出现了3~4米的大到巨浪,持续时间长达4天。2月6日,浙嵊渔05334号渔船在我省舟山北部海域作业时,7名船员随船失踪,直接经济损失6.5万元。

3月6日受强冷空气与东海气旋共同影响,我省中、北部海面出现4米以上巨浪。浙岭渔23383号渔船在浙江中部海域航行过程中遇风浪沉没,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

11月9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浙江海区出现3~4米的大到巨浪。浙玉渔1377号渔船在浙江中部海域返航途中被巨浪击沉,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

4.3 海洋污损事件

据统计,2003年全省共发生较大海洋污染损害事件42起。其中海上船舶造成的重大污染事件1起,陆源排污造成的污染事件41起。

影响较大的海洋污染损害事件有:

2003年3月,慈溪市龙山镇海堤外滩涂养殖区泥螺、海瓜子、缢蛏、弹涂鱼等养殖生物死亡,造成直接渔业经济损失240.7万元;

2003年11月,台州市椒江路桥两区沿海滩涂发生重大渔业污损事件,殃及的水产养殖面积约为4.8万亩, 1400多养殖户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200多万元;

2003年4月18日,“浙岭渔油211”与“金石7”号船在舟山市佛渡岛附近双屿门水道发生碰撞,造成“浙岭渔油211”号船沉没,船上装载的500吨0#柴油泄漏,在双屿港海区造成大面积油污染,对佛渡岛海域网箱、滩涂养殖和围塘养殖造成巨大影响。据初步统计,受污染影响的深水网箱19只,普通网箱3025只,养殖成品鱼约100吨,鱼苗50万尾,价值约375万元;滩涂污染面积约450亩,受污染的各类贝苗价值约60万元;污染区内定置涨网桩头2500只,价值25万元;围塘养殖1900亩,已投放各类苗种400万元。沉船造成的油污染同时严重威胁该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及生物资源,影响群众人身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