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海洋灾害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17

6.1 海洋赤潮


赤潮发生概况


2007年,全市近岸海域共发现赤潮6次,即硅藻赤潮1次,甲藻赤潮4次,硅藻和甲藻共同形成的赤潮1次,其中由米氏凯伦藻引起的有毒赤潮2次。全年累计赤潮面积约912平方公里。


W020110729405310076045.JPG


米氏凯伦藻赤潮

W020110729405310187514.JPG


2007年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发生面积明显小于上年,并且由于赤潮持续时间均较短,因此造成的危害亦较小。


W020110729405310299194.JPG


2003~2007年近岸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及面积


赤潮灾害防控与应急处置


为贯彻执行国家海洋局和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赤潮灾害防控与应急处置的要求,做好海洋赤潮监视、监测和预警工作,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编制了2007年赤潮应急监测实施方案,并圆满完成了2007年的赤潮灾害防控工作。


2007年6月20日,苍南县渔寮乡沿岸海域突然发生大面积赤潮,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克服交通、通讯等困难,携带仪器设备及时奔赴现场,进行了连续多日的现场监测。在监测中发现,赤潮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引发种类为米氏凯伦藻,具有溶血性毒素。由于2006年我市近岸海域发生过由米氏凯伦藻引起的大面积赤潮,对当地海水养殖业造成了重大打击,因此本次赤潮的发生引起了养民心理恐慌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技术人员根据本次赤潮的生物密度、海洋水文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后断定:本次赤潮虽为有毒赤潮,但持续时间短,影响不会很大,于是否决了采取养殖渔排转移、海上作业人员撤离等应急预案,避免了一次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无谓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