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18

2008年,全省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深化全省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省组织开展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与趋势性监测、重要海洋功能区监测、常规要素(海浪、潮汐、海温等)海洋环境观测预报、滨海旅游区旅游适宜度预报和风暴潮灾害预警报。落实了我省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监测工作,继续实施了典型海洋生态脆弱区监测、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海洋垃圾监测,加强了赤潮等海洋环境灾害的监测与调查。


2008年,省、市(区域)、县三级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共有10家监测机构承担了全省海洋环境监测任务,全省近岸海域共设立各类监测站位659个,监测项目覆盖水文、气象、化学、微生物、生物、生态和地质等七大领域共108项,累计实施了430个航(频)次的监测,获得各类监测数据共10万余个。


2008年,全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有所好转,水质状况明显改善,清洁、较清洁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较上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海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全省近岸海域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27.7%,较上年增加4.7个百分点。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均为适宜养殖或较适宜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风险是影响养殖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重点滨海旅游区和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良好,滨海浴场海洋垃圾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海洋保护区环境质量基本能满足功能需要,水体富营养化仍是影响保护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海洋倾倒区环境质量基本符合功能区环境要求。


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有所好转。


杭州湾和乐清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未见好转,基本保持稳定。


海洋赤潮发生次数较上年有所减少。风暴潮、巨浪灾害多发,造成较为严重的海洋与渔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失踪)事件。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现象不明显。

W02011072939502039131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