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海洋赤潮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9-19

为加强全国海洋赤潮的预防、控制和治理工作,2001年,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海洋赤潮的监测、预测和控制力度,利用卫星、飞机、船舶、海洋环境监测站等开展了全海域赤潮监视监测,极大地提高了赤潮发现率,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轻赤潮灾害损失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W020110729470551425117.gif W020110729470551557434.gif

2001年,全国海域共发现赤潮77次,累计面积达15,000多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49次,增加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其中,浙江海域发现赤潮26次,累计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辽宁海域发现赤潮17次,累计面积2,800余平方公里;上海海域发现赤潮2次,累计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江苏海域发现赤潮4次,累计面积约1,200多平方公里;广东海域发现赤潮14次,累计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W020110729470551620983.gifW020110729470551633663.gif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赤潮发现次数和面积

2001年我国海域主要海洋赤潮

发现时间

位置

面积Km2

主要赤潮生物

5月10日-17日

长江口海域

1000

尖叶原甲藻、骨条藻

5月10日-17日

舟山中街山列岛海域

2400

尖叶原甲藻、具齿原甲藻

5月15日

南麂列岛海域

400

具齿原甲藻

5月23日

浙江苍南沿海海域

100

具齿原甲藻

6月8日—11日

福建沙埕海域

小范围

裸甲藻

6月15日

台州列岛、东矶列岛附近海域

1100

原甲藻

6月16日

舟山中街山列岛海域

1400

原甲藻

6月20日

江苏沿海海域

1000

中肋骨条藻

7月10日-13日

大亚湾近岸海域

242

中肋骨条藻、菱形藻

7月15日-16日

营口附近海域

360

夜光藻

8月12日-23日

鲅鱼圈附近海域

770

丹麦细柱藻

8月24日9月14日

大洋河口至鸭绿江口附近海域

1100

浮动弯角藻、聚生角毛藻

8月25日26日

辽河口附近海域

130

舟形藻

8月27日30日

鲅鱼圈近岸海域

100

浮动弯角藻、红色中缢虫

2001年我国海域赤潮的特点是:发生时间提前、持续时间延长、主要赤潮生物种类增多、总次数和累计影响面积均比上年有大幅度增加。赤潮频繁发生海域多为受无机氮和磷酸盐污染较重的海域。大面积赤潮主要集中在东海、渤海和黄海的部分近岸、近海和河口附近海域。

海洋赤潮防治工作已全面展开

近年来,我国近岸海域赤潮灾害日趋严重。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赤潮防治工作的指示精神,国家海洋局部署了2001年全国赤潮防治工作,组织实施了重点海域赤潮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示范项目,加强了赤潮信息管理,加大了赤潮防治的科研力度,在预防和减轻赤潮灾害损失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今后全面开展近岸海域赤潮监控和赤潮防灾减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