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海洋生物质量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9-19

2001年,对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沿岸50个地点的20多种海洋底栖贝类(牡蛎、贻贝、毛蚶、文蛤、菲律宾蛤仔、脉红螺、缢蛏等)体内的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抽样监测。监测结果表明,2001年我国近岸海域海洋生物质量状况基本良好,但仍有一些地点贝类体内残留有害物质,主要是镉、石油烃和砷。

兴城、金州湾、二界沟、威海、鲅鱼圈、连云港、嵊山、大鹏湾和庄河等附近海域的个别采样点贝类体中重金属镉含量较高。

W020110729470552865030.gif
部分近岸海域贝类体内镉含量比较

深圳湾、闽江口、台山赤溪、蓬莱、北海、泉州湾和泗州等附近海域个别采样点贝类体中石油烃含量较高。

海洋底栖生物对生存环境中的污染物具有累积作用,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反映了生存环境的质量。可食用底栖生物质量的好坏对人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W020110729470552870746.gif

部分近岸海域贝类体内石油烃含量比较

一种新的海洋生物健康监测指标通过了实用验证

2000年和2001年连续两年对长山列岛海洋底栖经济鱼类体肝内EROD7-乙氧基异吩恶唑正脱乙基酶)活性的监测结果显示:鱼体的生存环境为清洁海域和污染海域时,EROD的活性存在着显著差异。EROD可以作为反映海洋底栖生物生存环境质量和海洋经济鱼类健康的实用监测指标(如图所示)。

W02011072947055288177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