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海洋灾害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01

(一)赤潮

2003年,我省对2个列入国家赤潮监控区进行高密度、高频率的监测监视。同时,进一步完善赤潮应急系统,建立覆盖全省沿岸海域的海洋赤潮灾害监测监视网络,一旦发现赤潮迹象或接到发生赤潮的报告后,立即组织科技人员奔赴赤潮发生现场进行应急跟踪监测,对赤潮的性质、范围和灾情进行调查和动态监测,及时发出灾情预报,做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应急决策。

W020110729448953526409.gif

图11 近年广东省海域发生赤潮状况

2003年我省海域发生赤潮15次,较去年多(图11、12);累计面积近1500平方公里。其中,赤潮监控区内发现赤潮5次,累计面积近500平方公里。赤潮生物种类多为无毒的硅藻类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与甲藻类的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以及原生动物的红色中缢虫(Mosodinium rubrum);另外,也有对鱼类有毒的棕囊藻(Phaeocystis sp.)。珠江口、大鹏湾、深圳湾、柘林湾、汕头港外是赤潮多发区。由于及时对赤潮进行了跟踪监测监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海水养殖业未造成重大影响,也未发生人员中毒事件。

W020110729448953526835.jpg

图12 2003年发生赤潮的海域

W020110729448953538410.jpg

W020110729448953531263.jpg

2003年4月珠江口海域(中肋骨条藻)赤潮

W020110729448953539242.jpg

W020110729448953540365.jpg

2003年4月珠江口海域赤潮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