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20

2005年,上海市海洋局对长江口近岸海域生态监控区开展了生态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生物群落结构、产卵场功能以及开发活动等。

5.1海洋生物多样性

8月,浮游植物共鉴定出4门76种,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总数量平均值10.7×104个/升。浮游动物共鉴定出61种,不同海域优势种类差别较大,平均密度为2703个/立方米,平均生物量为491.66毫克/立方米。底栖生物共鉴定出67种,生物栖息密度平均值为97个/平方米,生物量平均值为5.054克/平方米。与2004年相比,海洋生物种类数有所降低。

2005年冬季和夏季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标

项目季节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均匀度
浮游植物冬季0.960.680.15
夏季0.900.330.26
浮游动物冬季1.060.521.18
夏季2.50.741.48
底栖生物冬季2.160.831.16
夏季1.850.720.75

W020110729415417071562.jpg

W020110729415417156944.jpg

5.2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W020110729415417228779.jpg

长江口生态监控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约70%的海域无机氮含量水平和40%的海域活性磷酸盐含量水平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4月份表、底层氮磷比分别为73:1和50:1,较上年有所好转;8月份表、底层氮磷比分别为73:1和31:1,表层富营养化程度较上年略有增加,底层略有好转。各项监测指标分层现象明显,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部分海域受到石油烃的轻微污染。沉积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浮游植物密度波动较大,4月份平均密度为 9×103 个/立方米,8 月份平均密度为 3 400×104 个/立方米。浮游动物也存在着差异,4月份平均密度为 756个/立方米,8月份平均密度为4 814个/立方米。底栖生物量4月份平均值为6.97克/平方米,8月份平均生物量为 12.23克/平方米。产卵场退化,鱼卵、仔鱼的种类少、密度低,平均每百立方米有4个鱼卵和 60尾仔鱼。

W020110729415417233004.jpg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种类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口门以内海域最为严重。与90年代相比,浮游植物种类减少了47%;浮游动物减少了60.5%;底栖生物种类减少了近80%。生物群落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优势种的优势度明显,种类个体数量分布极不均匀,浮游植物中硅藻比重明显减少,甲藻增加,浮游动物中一些大型个体在该区域的比重增加。

陆源排污、滩涂围垦和河口航道整治等活动造成长江河口生境破碎化,威胁了长江口生态系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