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渤海湾生态监控区监测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16

2007年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对渤海湾生态监控区进行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区总面积3000平方公里。监测结果显示,渤海湾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2007年水环境指数较2005年、2006年略有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是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沉积物环境总体质量良好。部分生物体内滴滴涕、砷、石油烃的含量偏高,生物质量状况较差。围填海面积较大,栖息地面积减小。生物群落结构状况较差。

连续四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渤海湾水环境质量出现波动,水体富营养化是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生物群落结构状况变化亦呈相同趋势。大规模围填海工程使天然滨海湿地面积大幅减小,导致许多重要的经济鱼、虾、蟹和贝类等海洋生物的产卵、育苗场所消失,海洋渔业资源遭受严重损害,长途迁徙的鸟类饵料数量减少,削弱了鸟类栖息地的功能,生物多样性迅速下降,陆源污染和围填海工程等是影响渤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

6.1. 水质环境状况

5月份渤海湾生态监控区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石油类,污染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北塘和汉沽附近海域。8月份水质情况要劣于5月份,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磷酸盐和石油类。污染较严重区域分布与5月相同,部分站位超标严重。其它指标含量正常。监控区内部分站位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营养盐比例失衡。

6.2 沉积物环境

渤海湾生态监控区内硫化物、有机碳含量均在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范围内,底质组成以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为主,沉积物质量状况较好。

6.3. 浮游植物

渤海湾生态监控区2007年两次调查共获得浮游植物25种,隶属硅藻和甲藻两个门类,其中硅藻类占有绝对优势。优势种主要为圆筛藻、格氏圆筛藻、琼氏圆筛藻和夜光藻。浮游植物在各站位总密度的分布很不均匀,各站位之间密度差距增大。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大,各站位之间分布极不均衡。

与2006年相比,所获浮游植物种类数有明显减少,浮游植物密度变化不大,多样性指数有所降低。

6.4. 浮游动物

渤海湾生态监控区2007年两次调查共获得浮游动28种,以桡足类、虾蟹类及其幼体为主。优势种为双刺纺锤水蚤、小拟哲水蚤、强壮箭虫和无节幼体。Ⅰ型网采集到的大型浮游动物各站位之间的种类分布较为均衡,但密度变化较大,多样性指数相对较好,5月份监测结果要好于8月份。Ⅱ型网采集到的小型浮游动物各站位之间的密度分布呈不均衡态势,多样性指数普遍不高,8月份监测结果好于5月份。

与2006年相比,所获浮游动物种类数有所下降,密度分布变化不大,生物多样性有所降低。

6.5. 底栖生物

两次监测共采集到59种底栖生物,与2006年相比,种类数有所增加。5月份共采集到底栖生物44种。其中软体动物19种,甲壳类和多毛类各有9种。主要优势种为小胡桃蛤,生物量范围为0.114~45.0克/平方米,生物量分布不均衡,站位间差异较大。8月份共采集到底栖生物29种,其中软体动物15种,甲壳类7种,主要优势种为脆壳理蛤。生物量范围为0.084-113克/平方米,除个别站位生物量较高外,整体状况要差5月份,站位间生物量差异悬殊。

与2006年相比,生物种类有所增加,但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有所降低。

6.6. 潮间带生物

渤海湾生态监控区共设大港油田、大港电厂、蛏头沽、蔡家堡和大神堂五条断面,20个调查站位,本年度两次调查共采集到40种潮间带生物。隶属软体、多毛、甲壳、棘皮、纽形、腔肠、腕足和鱼类等多个门类。

5月份的潮间带生物调查中,共采集到30种潮间带生物。主要优势种是软体动物的光滑河篮蛤和泥螺。8月的潮间带生物调查中,共采集到29种潮间带生物。主要优势种仍为软体动物光滑河篮蛤。在物种数量和密度分布上,5月要稍好于8月。
同2006年相比,2007年潮间带生物主要优势种发生了变化,由去年的黑龙江河篮蛤、四角蛤蜊变成了光滑河篮蛤和泥螺,总的物种数略有增加,多样性有所提高。

6.7. 鱼卵仔鱼

本年度生态监控区鱼卵仔鱼的监测,仍采用垂直拖网法,进行数量监测。共布设20个站位,在5月份进行一次监测。
监测结果显示,20个站位中有13个站位有鱼卵出现,密度范围为1~220个/立方米。分布范围要大于2006年,密度上也有所增加。在20个站位中有11个站位有仔鱼出现,密度范围为1~13.3个/立方米。在种类和密度分布上较去年有所减少。
总体来看,监控区内产卵场退化,鱼卵、仔鱼种类较少,密度较低。

6.8. 养殖生物质量

对渤海湾生态监控区指标生物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渤海湾生物受到滴滴涕、砷、石油烃等污染物的污染,部分站位生物质量超标现象较重。各指标生物以口虾蛄各项指标含量较高,四角蛤蜊和虾虎鱼次之。总体来看,渤海湾生态监控区指标生物超标污染物较去年有所减少,生物质量状况依然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