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16

5.1. 增养殖区

天津驴驹河贝类增养殖区主要底播养殖四角蛤蜊、玉螺、青蛤等,养殖面积约5000公顷。2007年监测期间内大部分时间水质状况良好,养殖期间未出现养殖生物病害;增养殖区附近海域发生过2次赤潮,其中10月份赤潮为有毒赤潮;沉积物质量受到滴滴涕和砷的轻微污染;主要养殖生物四角蛤蜊体内滴滴涕、石油烃、砷等含量超过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

5.1.1. 增养殖区水质环境状况

(1) 增养殖区海水水质状况:天津驴驹河贝类增养殖区海水水质主要受无机氮的污染,全年监测大部分站位无机氮含量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7、8月无机氮超标严重,所有监测站位全部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月份污染状况相对较轻。活性磷酸盐含量较去年相比变化不大,除8、9月份监测分别有一个站位超标外,大部分站位磷酸盐含量较低,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其它监测项目全部未出现超标。总体而言,海水增养殖区内水质状况一般。养殖区内各监测项目污染因子变化情况见图5-1。

W020110729404254165206.jpg

(2) 增养殖区内水质营养水平:监测结果显示,增养殖区内5、6月份营养指数较低。7、8、9月份该海域呈富营养化状态,8月份营养水平最高。6个监测站位中,1号站和4号站(站位分布见图2-4)的营养指数较高,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主要是营养盐含量较高所致,见图5-2。

W020110729404254259421.jpg
图5-2 各站位全年监测营养指数变化图

(3) 病原微生物指标:增养殖区内只对粪大肠菌群一项指标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该种指标状况良好,无超标现象出现。

5.1.2. 增养殖区沉积环境质量状况

增养殖区内沉积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各项监测指标未出现超标现象,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与去年相比,该海区沉积物质量略有好转。

5.1.3. 增养殖区生物质量状况

2007年增养殖区生物质量监测,以四角蛤蜊为指标生物。监测结果显示,八月份增养殖区内四角蛤蜊受到石油烃的轻微污染,超过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但未超过第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其它指标污染物全部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增养殖区内生物质量受到一定程度污染。与去年相比,超标污染物有所减少,生物质量状况略有好转。

5.2. 天津港倾倒区

2007年天津海域使用倾倒区1个,共发放倾倒许可证13份,总批准倾倒量191万立方米。批准倾倒骨灰176盒。

倾倒区大型底栖生物监测中,共获底栖生物15种,分属甲壳、棘皮、软体、多毛、纽形、扁形共6个门类。其中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各有5种,分别占总数的33.3%,其次为棘皮类,有2种,占13.3%。多毛类、扁形动物、纽形各有1种。同2006年相比,种类数有所增加。三个站位底栖生物密度变化范围为24-140个/平方米,以1号站生物密度最大,物种分布上,绒毛细足蟹和涡虫的密度较高,略占优势,其中涡虫在3个站位中均有分布。三个站位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82 克/平方米-26.5克/平方米,变动范围较大。与2006年相比,各站位的生物量均有所增加。倾倒区底栖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92-2.94,比2006年略有增加。说明底栖生物状况略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