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近海自然环境状况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4-25

(一)海平面 到1998年为止,全国沿岸主要验潮站的观测资料继续显示出海平面明显的上升趋势。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率为2.6毫米/年,其中,渤海上升的平均速率为3.1毫米/年,黄海为2.8毫米/年,东海为2.1毫米/年,台湾海峡为0.8毫米/年,南海为3.0毫米/年。 与常年(1975~1986年)相比,1998年全国沿海海平面平均偏高6.4厘米,其中,渤海偏高7.0厘米、黄海偏高7.9厘米、东海偏高6.8厘米、台湾海峡偏高3.6厘米、南海偏高4.6厘米。 与1997年相比,1998年全国沿海大部分海区海平面普遍升高,平均升高2.6厘米,其中,渤海升高2.1厘米、黄海升高4.0厘米、东海升高4.4厘米、台湾海峡升高3.2厘米、南海海平面则降低1.4厘米。 1998年海平面季节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1)全国各海区海平面季节变化的基本趋势与常年接近,但年较差比常年平均增大3.84厘米,其中,渤海增大1.5厘米,黄海减小4.1厘米,东海增大1.9厘米,台湾海峡增大15.9厘米,南海增大4.0厘米。 (2)8月份全国沿海出现较低月平均海面,其中,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比1997年同期分别低9.8厘米、5.7厘米、12.8厘米、15,6厘米、12.0厘米。 (3)10月份东海和台湾海峡分别出现较高海平面。该月东海平均海面比1997年同期高19.0厘米,比常年高8.1厘米;台湾海峡平均海面比1997年同期高25.1厘米,比常年高12.4厘米。 1998年全国各主要验潮站海平面的年变化速率与常年海平面的偏差以及月平均海面的年较差见表2。

年变化率(cm/a)

1998年与常年偏差(cm)

年较差cm

小长山

老虎滩

鲅鱼圈

葫芦岛

芷锚湾

秦皇岛

成山头

石臼所

连云港

大戢山

0.28

0.38

0.65

-0.0l

0.32

0.11

0.44

0.35

0.27

0.15

0.16

0.45

0.45

0.39

0.07

0.30

0.12

0.16

-0.0l

0.05

0.10

0.18

0.22

0.15

0.70

0.27

6.1

7.6

12.4

5.0

5.3

5.3

6.6

7.3

8.5

6.7

7.0

11.5

10.3

11.8

6.7

6.4

4.6

5.9

1.6

3.1

4.2

4.0

3.1

2.5

11.5

1.8

49.4

49.9

61.0

66.4

59.9

60.2

58.8

50.8

45.6

41.3

42.2

41.2

36.6

38.3

31.7

26.1

29.1

39.0

42.8

43.4

47.3

34.8

35.0

27.8

27.0

24.1

年变化率(cm/a)

1998年与常年偏差(cm)

年较差cm

小长山

老虎滩

鲅鱼圈

葫芦岛

芷锚湾

秦皇岛

成山头

石臼所

连云港

大戢山

0.28

0.38

0.65

-0.0l

0.32

0.11

0.44

0.35

0.27

0.15

0.16

0.45

0.45

0.39

0.07

0.30

0.12

0.16

-0.0l

0.05

0.10

0.18

0.22

0.15

0.70

0.27

6.1

7.6

12.4

5.0

5.3

5.3

6.6

7.3

8.5

6.7

7.0

11.5

10.3

11.8

6.7

6.4

4.6

5.9

1.6

3.1

4.2

4.0

3.1

2.5

11.5

1.8

49.4

49.9

61.0

66.4

59.9

60.2

58.8

50.8

45.6

41.3

42.2

41.2

36.6

38.3

31.7

26.1

29.1

39.0

42.8

43.4

47.3

34.8

35.0

27.8

27.0

24.1

(二)潮汐
潮差随天文条件的变化,各地点年平均潮差也随之变化,1998年是长期天文条件变化一个周期的开始年份。与1997年相比,全国沿海半日潮海区的年平均潮差平均减小3厘米。福建沿海的潮差具有典型的半日潮海区特征,年平均潮差的年际变化趋势与长周期天文条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据1998年资料统计结果来看,全日潮及日潮混合潮海区的年平均潮差变化趋势,滞后于长周期天文条件变化,较1997年减小约3厘米。潮差的季节变化情况是:渤海半日潮海区6~8月潮差较大,冬季或春季较小,日潮为主的海区也是6~8月潮差较大,小潮差出现在2~4月,江苏、浙江和福建沿。海的潮差最大发生在7~8月,2~3月最小。广东、北部湾和海南沿海潮差的季节变化不明显。本年度全国沿海月平均潮差变化幅度渤海除日潮为主的海区平均在13厘米外,其它海域有约6厘米的变化幅度。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潮差的变化幅度超过10厘米以上,最大23厘米,海南沿海潮差变化幅度较1997年略大,约为12厘米。 据28个验潮站资料统计,全国沿海年最高潮位普遍低于1997年。因1998年台风活动较少,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年最高潮位低于1997年,其中,江苏、浙江沿海地区年最高潮位低于1997年100厘米,只有海南沿海年最高潮位略高于1997年。在所统计的28个验潮站中,年最高潮位大部分出现在7月24日,9月中旬和11月初时段内,有8个站的高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水位,一般高出20厘米左右,幅度远小于1997年。 (三)风暴潮
1.台风风暴潮 1998年我国沿海共发生7次台风风暴潮,其中3次造成灾害(即9803、9806、9810号台风风暴潮造成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伤125人,死亡1人,是近10年来较轻的一年。9803号台风于8月11日在广东省阳江市登陆,受其影响珠江口到雷州半岛东岸均出现超过当地警戒水位的高潮位。9806号台风于9月19日在浙江省舟山市登陆,受其影响上海市的高桥、黄浦,浙江省的定海、镇海验潮站均出现超过当地警戒水位的高潮位。9810号台风于10月26~27日影响粤东、闽南近海,受其影响从珠江口到闽江口有5个验潮站出现50厘米以上增水,福建省东山验潮站出现80厘米的最大增水,超过当地警戒水位,没有造成大的风暴潮灾害损失。 2.温带风暴潮 1998年温带风暴潮发生次数较常年偏少,未造成温带风暴潮灾害损失。 莱州湾羊角沟验潮站出现50厘米以上增水过程34次。渤海湾塘沽验潮站出现50厘米以上增水过程27次。上述两站的增水过程均没有超过当地警戒水位。 (四)海流
我国近岸海域海流以潮流为主,余流流速一般在50厘米/秒以下,流向随季节而变。东海海域以黑潮为主要流系。本年度黑潮流速与常年持平。在黑潮流经的PN断面上,在28°20′N,127°22′E附近,1月测得表层流最大流速为134厘米/秒,流向北北东向;4月份在28°26′N,126°57′E处测得表层流最大流速为175厘米/秒,流向北东向。春季PN断面上,北东方向的地转流流量较常年偏大。 1998年中国近海半日分潮流开始减小,全日分潮流开始增大。这是1998年中国近海潮流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由于各海域潮流中半日和全日成份的比例不同,与1997年相比,导致了有些站位的潮流增大了,有些站位的潮流减小了,有些站位的潮流基本上与1997年持平。这种情况直接引起了我国近海强潮流区按流速大小的顺序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近海强潮流区中1998年表层最大流速及发生时间如下: (1)杭州湾口中部最大潮流流速约320厘米/秒,流向大致为东西方向,主要发生在4月27日,11月6日和12月5日。 (2)渤海海峡老铁山水道最大潮流流速226厘米/秒,流向与水道走向大致相同,主要发生在5月28日和12月6日。 (3)琼州海峡中部最大潮流流速221厘米/秒,流向与海峡走向基本一致,主要发生在1月1日,5月28日,6月25日,12月6~7日。 (4)苏北浅滩附近的急流区,最大潮流流速216厘米/秒,流向大致为南北方向。主要发生在4月28日,11月5~6日,12月4日。 (5)朝鲜半岛海州以西海域,最大潮流流速216厘米/秒,流向约346度,主要发生在2月28日,3月28~29日,10月7日。 (五)海浪
1.波向 本年度最多风浪向除成山头海域与最多风向相差较大以外,整个沿岸海域的最多风浪向均与最多风向相吻合。辽东湾最多风浪向为南偏西,渤海湾和莱州湾为偏北向,北黄海为偏南向,黄海南部及东海沿岸海域主要为北向及北偏东向,在南海广东沿岸海域东北东和东南方向的浪较多,海南岛的西海岸为东南和西南向,北部湾为北北东向。
2.波高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沿岸海域平均波高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0,7,0.2~0.7,0.6~1.3,0.6~1.3米;最大波高变化范围分别为1.0~5.5,2.0~5.0,2.6~6.0,1.7~3.7米。其最大波高值分别为:渤海的北隍城海域5.5米,黄海的连云港海域5.0米,东海的北?d海域6.0米,南海的遮浪海域3.7米。全年整个沿岸海域最大波高出现在东海闽浙相邻的海域,且主要出现在2月份。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沿岸海域年平均风速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3~7,0,3.6~6.6,4.9~8.0,3,3~6.3米/秒;最大风速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5.2~24,9,17.9~26.l,15.4~29.0,10.5~27.7米/秒。与1997年相比,风速和波高均明显偏小。 本年度波高4米以上的灾害性巨浪出现天数比常年偏少。渤海13天(常年26天);黄海29天(常年95天);东海87天(常年123天);台湾海峡76天(常年90天);南海79天(常年169天)。 3.波周期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沿岸海域波浪的平均周期均小于6.0秒,其中,渤海、北黄海除渤海海峡以外均小于2.5秒,南黄海也只是在4.0秒以下,东海及南海东北部周期较大,大多在4.0~6.0秒,海南岛沿岸海域和北部湾为2.5秒左右。 (六)海雾
全年四个海区出现大雾日数最多的是渤海的北隍城海域、黄海的成山头海域、石岛海域、东海的南麂海域、南海的硇洲海域,分别为47,100,81,78,45天。与1997年相比,大雾出现的日数明显增加。全国整个沿岸海域出现大雾日数最少的站是渤海的鲅鱼圈海 1998年沿岸海域浪、风、雾统计结果见表3

平均波长(m)

平均周期(s)

大风速

平均风速(m/s)

次多风向

对多风浪向

大雾日数

波高(m)

出现月份

周期(s)

出现月份

风速(m/s)

风向

鲅鱼圈

芷锚湾

北隍城

老虎滩

小长山

成山头

千里岩

小麦岛

石臼所

连云港

引水船

?d

大万山

莺歌海

0.3

0.5.

0.3

0.4

0.7

0.5

0.2

0.6

0.3

0.7

0.6

0.6

0.5

0.8

1.1

1.1

1.3

0.8

1.3

1.3

0.8

0.8

0.8

0.6

1.0

1.8

3.1

3.7

5.5

3.1

2.6

3.2

2.0

2.8

3.1

3.0

5.0

2.6

3.5

4.4

6.0

2.6

3.7

2.9

2.5

1.7

2.0

2.4

11

7

3

3

3

11

11

3

7

2

3

6

12

9

10

10

2

12

10

8

10

12

12

7

1.9

2.4

1.0

1.4

3.0

3.5

1.3

4.0

2.0

3.0

3.7

3.7

2.6

2.9

4.4

6.0

4.9

5.3

4.4

4.3

5.4

4.8

2.5

2.6

4.2

5.5

7.1

7.9

--

7.2

7.0

9.3

10.3

9.0

12.7

6.7

8.5

6.7

7.1

9.3

7.6

--

6.2

6.5

6.9

9.3

4.9

6.5

4

7

3

3

--

10

11

10

9

9

10

10

12

1

2

3

10

--

3

4

10

12

1

3

24.9

15.2

19.7

24.9

20.2

24.6

21.7

17.9

19.7

26.1

25.3

22.5

18.2

22.7

25.0

25.4

29.0

15.4

27.7

23.0

23.0

16.7

25.3

10.5

21.7

17.1

NNE

NE

S

SW

W

NNW

NNE

WNW

NE

NE

NW

WNW

WSW

NNE

NE

NNE

NE

E

E

E

ENE

NE

SW

N

NE

6.1

4.3

4.9

7.0

5.2

5.5

4.5

4.7

5.1

4.5

6.6

4.4

3.6

5.0

6.0

8.0

7.4

4.9

3.7

6.3

5.0

3.4

6.6

3.3

6.1

5.0

S

SW

S

SW

SE

N

N

S

NW

SW

S

NW

NE

E

S

NE

NNE

NNE

E

ENE

E

ENE

S

SE

SW

NE

NE

NE

E

NE

N

S

E

NW

NNW

N

NE

E

NNE

N

N

N

N

NE

NEN

E

ESE

E

NE

N

NE

NNE

SW

SSW

NE

NNW

NNW

N

SSW

S

SW

S

E

N

N

N

NNE

NNE

NNE

NNE

NE

ENE

ESE

ENE

SE

SW

NNE

10

19

14018

46

47

57

62

100

81

63

56

52

32

41

78

55

30

14

19

14

45


(七)海冰 1997年11月至1998年3月期间,渤海和北黄海冰情较常年偏轻。 初冰期:辽东湾北部较常年推后15天,南部较常年推后10天;渤海湾和莱州湾较常年推后20天。终冰期:辽东湾较常年提前23天;渤海湾较常年提前10天。由此可见,辽东湾、渤海湾冰期较常年缩短1个月。莱州湾冰期仅10天,比常年缩短了近两个月。 渤海和北黄海最大流冰范围出现在1月下旬。辽东湾流冰范围133公里;渤海湾流冰范围19公里;莱州湾流冰范围9公里左右;黄海北部流冰范围19公里左右。 (八)海水温度、盐度
1.表层水温 冬季,各海区平均温度:渤海1,14℃,黄海5.54℃,东海13.56℃,南海20.88℃。与常年相比,各海区普遍偏高,其中,渤海偏高0.19℃,北黄海偏高0.77℃,南黄海偏高0.83℃,东海偏高0.85℃,南海偏高0.67℃。长江口附近海域高于常年1.77℃左右,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则低于常年0.38℃。 夏季,各海区平均温度:渤海25.39℃,黄海25.98℃,东海27.64℃,南海29.73℃。与常年相比,渤海、南黄海、南海偏高,而北黄海、东海则偏低,其中,渤海偏高0.22℃,南黄海偏高0.80℃,南海偏高0.22℃,北黄海偏低,东海偏低,长江口附近海域偏低于常年,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与常年基本持平。于1997年相比,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普遍略为升高。 2.表层盐度 冬季,各海区平均盐度:渤海31.78,黄海32.35,东海29.73,南海33.12。与常年相比,渤海、北黄海、南黄海偏高,而东海、南海则偏低,其中,渤海偏高0.34,北黄海偏高1.61,南黄海偏高0.52,东海偏低1.24,南海偏低0.50,长江口附近略为偏低。 夏季,各海区平均盐度:渤海29.93,黄海30.87,东海29.76,南海31.61。与常年相比,渤海、北黄海偏高,南黄海、东海、南海则偏低,其中,渤海偏高0.77,北黄海偏高0.88,南黄海偏低0.24,东海偏低0.75,南海偏低1.15,受长江洪水影响,长江口附近海域明显偏低4.68。与1997年相比,渤海、东海偏低,黄海基本持平,南海略高。 (九)海洋自然环境趋势预测
分析表明,1999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保持明显的上升趋势。若考虑较短时间尺度的变化,预计1999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将比1998年升高1~4厘米。 根据天文条件的长期变化,预计1999年全日潮为主的海区潮差趋向增大,而在半日潮为主的海区潮差则趋向减小。1999年天文大潮将发生在如下日期:3月18~20日,4月1~3日,4月17~19日,5月16~18日,6月14~16日,6月28~30日,7月13~15日,7月28~30日,8月12~14日,8月27~29日,9月10~12日,9月26~28日,10月10~12日,10月25~27日,11月24~26日,12月23~25日。在此期间,如遇较大风暴潮、温带气旋及季风引起的增水,有可能出现异常高潮位,应予以特别注意。 1999年将是中国近海年最大潮流流速变化较大的年份。就五个强潮流区而言,琼州海峡最大流速将比1998年增加约21厘米/秒,最大潮流流速将高达242厘米/秒;其次,渤海海峡老铁山水道最大潮流流速将较1998年增加约11厘米/秒,达到237厘米/秒;苏北浅滩和海州以西海域因为全日潮流的成份很微小,而半日潮流占绝对优势,所以年最大潮流流速呈减小的趋势,减小的幅度约为10厘米/秒,这两个海域的年最大潮流流速约为206厘米/秒;杭州湾口中部附近年最大潮流流速较1998年略有降低,但仍然为我国近海潮流最强的海域,潮流最大流速高达319厘米/秒。以上强潮流区的极值流速一般发生在全日潮流和半日潮流,同为大潮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