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海盆地的超压体系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1-28


151


莺歌海盆地的超压体系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号:2006402087
研究起止2004年01月—
年限:2005年12月
计划来源:地方基金
推荐部门:中国科学院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
海洋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
164号
邮编:510301
联 系 人:李丽璇
电话:020-89023122

莺歌海盆地是一个强超压盆地,新构造运动不但控制盆地的形成演化、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和底辟构造带发育以及它们的雁行排列特征,同时还控制了盆地油气的成藏和油气分布。新近纪以来由于盆地快速沉降和细粒沉积物的快速充填在中央凹陷形成了巨大的超压体系,该超压体系在现代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影响下,诱发了盆地中央的泥底辟活动,底辟活动是天然气成藏的主导因素,使莺歌海盆地出现了独特的天然气喷溢成藏机制和油气分布特征。新构造时期断裂的多期活动及其控制的多期底辟活动不但形成超压体系(包括油气)快速垂向运移的通道,同时决定了莺歌海超压盆地油气田的快速幕式充注成藏规律。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超压体系幕式喷溢与油气成藏模式,并分析了超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莺歌海盆地的超压体喷溢活动与突发性构造事件以及油气成藏作用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超压体突发性喷溢活动与构造事件的研究为超压盆地油气成藏机理的正确认识提供理论基础。在超压盆地的高温超压地层中,成熟的烃类以溶解状态储存在孔隙水中,当超压层空隙流体压力大于封闭盖层破坏压力(接近于静岩压力时),封闭盖层就产生水压破裂,超压层的超压流体(溶解气水、游离气和油)便沿着水压破裂所成生的断层向外喷溢,向上或侧向往过渡带和常压带运移,外溢的超压流体开始出现油、气、水的分离,溶解在地层水中的天然气大量出溶,游离气相大量增加,聚集成藏。随着压力的下降,断裂重新闭合形成新的封闭层。这一喷溢过程以幕式活动形式周而复始,在超压盆地的过渡带和常压带中形成大的油气藏。因此,在超压盆地的石油、天然气勘探中,应注意超压体顶界面附近的过渡带和常压带特别是温度和压力的正异常区,无论在平面上还是在剖面上它们代表超压流体主泄露区,是油气最有利的聚集区,应作为勘探靶区。由于超压体系的喷溢作用使深部高压流体沿水压破裂断层侵入到浅部的储集层,在超压盆地中常常形成一系列如断层、泥底劈和刺穿构造,这些构造是超压盆地油气的构造释放点和运移通道。该课题所提出的超压体系幕式喷溢与油气成藏模式为莺歌海超压盆地的油气勘探和资源评价提供新认识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