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7-01

2010年,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切实履行海洋环境保护与监督管理职责,加大了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力度,组织开展了青岛市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调查与评价、监视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开展了以海水、沉积物质量监测为主要内容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与趋势性监测,进一步加大了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监测、重点海湾以及临海工业工程用海区监测、重点海水浴场与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环境监测、重点增养殖区监测、海水入侵及盐渍化监测的力度,强化了海洋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并新增了胶州湾重金属重点监控区监测和海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示范性监测,全面掌握了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和海洋生态状况及变化趋势。

2010年,青岛市近岸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一类水质海域[ 一类水质海域: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其它水质海域类同。]面积占总海域面积的96%,较2009年同期略有增加;三、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减少约30%和85%;二类和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与2009年基本持平。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胶州湾沿岸海域和丁字湾等区域内,海水中主要污染物仍然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近岸海域沉积物环境状况总体良好。

2010年,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状况基本满足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重点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良好,适宜游泳的天数占总监测天数的90%以上。多数增养殖区养殖环境状况良好,仅胶州湾北部增养殖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未满足养殖区水质要求。倾倒区环境状况良好,未对周围海域环境产生影响。
2010年,青岛市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状况依然较重,超标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化学需氧量(CODCr)、总磷和生化需氧量(BOD5)。74%的排污口对邻近海域有中等的环境压力,15%的排污口对邻近海域有较高的环境压力,对邻近海域为低和较低环境压力的排污口仅占11%。监测的重点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状况总体一般。

W020110729384985323486.jpg

2010年青岛市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状况评价站位示意图


2010年青岛市开展的海洋环境监测项目

1.水质: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活性磷酸盐、无机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石油类、铜、铅、锌、汞、镉、砷、悬浮物。

2.沉积物: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总汞、铜、铅、镉、铬、锌、砷。

3.养殖生物:重金属指标(铜、铅、镉)、腹泻性贝类毒素DSP、麻痹性贝类毒素PSP、菌落总数、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