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02
(一) 人工鱼礁建设

建设人工鱼礁,是“恢复海洋生态链,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生态工程。其作为海洋牧场的试验区,对改善、活化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种群,促进我市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W020110729451740682023.jpg

人工鱼礁礁区示意图

2003年是市政府十届七十五次常务会议通过的《汕头市沿海人工鱼礁建设规划(2002-2011年)》议案进入正式实施阶段的第一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的《建设人工鱼礁、保护海洋资源环境》议案精神,遵照省政府和省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要求,分别在南澳县乌屿、平屿,潮阳海门湾海域,澄海莱芜海域,濠江广澳等海域建设七座礁区。其中澄海、潮阳、南澳已完成礁区海域的底质勘探、本底调查,并完成礁体和礁区投礁布局的图纸设计,澄海、潮阳已完成人工鱼礁工程的招投标工作。于2003年9月进入首期礁体施工阶段,工程进展十分顺利,拉开了我市人工鱼礁建设的序幕。

W020110729451740849968.jpg

人工鱼礁礁体

(二)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W020110729451740862913.jpg

苏耀光副市长与中学生一起参加增殖放流

我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始于1985年,已被证明为增殖渔业资源、优化海洋中食物链结构的有效方法。放流的品种逐年增多,规模逐年扩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放流的品种因海域片区不同而异,主要有: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斑节对虾、西施舌、美国红鱼、真鲷、黑鲷、黄姑鱼、蛤等鱼虾贝类。近5年来全市共增殖放流优质海水鱼苗73万尾,淡水鱼苗35万尾,贝类28吨,西施舌125万粒,对虾苗3469万尾,投入总金额228.35万元,其中:2003年全市共增殖放流海水鱼苗20万尾,淡水鱼苗35万尾,对虾苗500万尾。

(三) 自然保护区建设

W020110729451740862024.jpg

南澎列岛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是整个海洋与渔业生态体系建设的核心。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海洋自然生态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是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根本措施。到2003年,汕头市已建海洋与渔业保护区10个,其中由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出资建立的1个,省级1个,市级8个(详见附表),主要保护对象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优质水产资源及其生存环境。中华白海豚、海龟、黄唇鱼、中国龙虾、锦绣龙虾、鲎等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得到重点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