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近岸生态系统现状与典型生态问题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17

为掌握生态监控区的海洋生态状况变化,我省继续开展了莱州湾、黄河口生态监控区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莱州湾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黄河口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营养盐失衡,河口产卵场严重退化、生境改变等;主要影响因素是陆源污染物排海、不合理养殖以及生物资源过度开发。与2006年相比,莱州湾生态环境状况呈良性发展。

4.1 莱州湾生态监控区

2007年莱州湾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入海污染物增多、过度捕捞、沿岸围填海工程增多是影响莱州湾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

水质环境污染较重,5月63.3%以上海域的无机氮浓度超四类水质,石油类浓度超标率达46.7%;营养盐比例失调,5月莱州湾海域氮磷比达198:1,局部高达600:1以上。莱州湾南岸海水pH值持续偏高。5月,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平均为6.10×106个/m3,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2085.27mg/m3,底栖生物生物量平均为26.69g/m2,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平均为180个/m2;8月,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平均为2.75×106个/m3,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327.56mg/m3,底栖生物生物量平均为57.00g/m2,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平均为233.6个/m2。与2006年比,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生物的数量和生物量升高。海洋生物质量较低,部分贝类石油烃含量超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多环芳烃类检出率在90%以上。外来生物泥螺的入侵范围进一步扩大,西岸和南岸3/4的滩涂有泥螺分布。

4.2 黄河口生态监控区

2007年黄河口生态监控区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陆源排污、黄河来水量、过度捕捞等是影响黄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水环境和沉积物环境总体质量良好。随着黄河调水调沙工程的连续实施,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水体无机氮浓度超标严重,5月和8月100%海域无机氮浓度超出海洋功能区一类水质的要求。营养盐结构比例严重失衡,氮磷比持续升高。5月,氮磷比为342;8月,氮磷比为204。5月,浮游植物密度偏高,均值2.35×106个/m3;8月,浮游植物密度偏低,均值为1.12×106个/m3。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偏低,5月,底栖生物生物量均值为7.63g/m2,栖息密度均值为43.6个/m2;8月,底栖生物生物量均值为23.14g/m2,栖息密度均值为81.8个/m2。仔鱼的种类单一,且密度很低。与2006年相比,海洋生物群落结构状况未见好转。贝类中石油烃、砷和铅含量超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

W02011072940513292874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