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赤潮灾害与防治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1-21

2004年全省海域发生赤潮次数与面积较2003年明显增加,累计赤潮面积3230平方公里。赤潮主要种类为夜光藻、棕囊藻和红色裸甲藻。烟台四十里湾监控区发生赤潮多达四次。

6月11日,黄河口以北海域发生球形棕囊藻赤潮,面积约1850平方公里。

W020110729465899185318.gif

赤潮

棕囊藻属有毒赤潮种类,渤海属首次记录。藻体和藻细胞的死亡腐烂产生溶血毒素,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而含胶质的藻体若粘附在鱼鳃上,也可使鱼类缺氧死亡。海域水质富营养化是形成本次赤潮的主要原因。

赤潮发生期间,为保证公众身体健康,保障海上正常生产秩序,我省采取有力措施,立即启动赤潮应急响应预案,加强对赤潮发生海域跟踪监测监视,密切关注赤潮发生发展动态;及时通知有关水产养殖单位,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将赤潮对养殖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加强对赤潮发生海域的海洋生物贝毒检测,确保受赤潮毒素影响的海产品不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