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船的前世今生

信息来源:海洋在线 作者:赵宁 发布时间:2016-12-21

2016年12月20日,在中国万里之外南极,我国唯一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正迎着风雪破冰前行。正在执行我国第33次南极考察任务的她或许还不知道,期盼已久姐妹船就在这天正式开建。

新破冰船的建造吸引了众人的关注,凝聚了亿万国人对中国第一艘极地破冰船发自内心的期盼。而无数的极地人更不会忘记,驰骋大洋20多年的极地功臣——“雪龙”船。

特殊年代 应运而生

1984年11月20日10时,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乘坐“向阳红10”船和“J121”船从上海起航,开始了远征南极的旅程。12月25日12时31分,“向阳红10”船驶入南纬60°。根据《南极条约》的规定,这意味着我国的船只第一次驶入了南极,我国首次自己组织的南极考察队抵达了南极。

“向阳红10”船是我国当时最大的远洋考察船,虽然我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成功建造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但同时也验证了“向阳红10”船不具备冰区考察能力。

为了解决我国极地考察的运输保障瓶颈,保障极地考察运输通道的安全运行,国家海洋局在1986年从芬兰购买了一艘15年船龄的极地抗冰运输船,改装成我国“极地”号极地考察船。随着我国位于东南极的考察站——中山站的建成,面对南极高纬度的严重冰情,“极地”号考察船终因抗冰能力和船龄的限制,在1993年退出了中国极地考察船序列。

“雪龙”船是苏联建造的8条同型破冰船之一。当初由于苏联解体,乌克兰赫尔松船厂无法完成建造。1993年,国家海洋局抓住机遇,在国家的支持下购得,随后船厂依照我国的需求,于当年3月25日建造完成。此后,“雪龙”船便成为我国唯一一艘能够在极地冰区航行的极地科学考察供应船,它能以0.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技术性能在当时属国际领先水平。

历经改造 华丽变身

“雪龙”船分别于1994年、2007年及2013年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改造工程。

1994年,“雪龙”船增加了南北极科考功能及80个载员床位。2007年,“雪龙”船装备了先进的导航、定位、自动驾驶系统,配备了先进的通讯系统及能容纳两架直升机的平台、机库和配套设备,扩充实验室面积至580平方米,设有大气、水文、生物、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气象分析预报中心和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气象等一系列科学考察实验室,功能布局更趋合理、各种设施更为完善。2013年,“雪龙”船更新了主推进动力装置和辅助机械,配备了先进的船舶防污染设备,增强了穿越西风带和进行冰区作业的安全系数,提高了适航性、可靠性和环保水平,整体延长了使用年限,进一步满足了极地考察和海洋调查的需要。

“雪龙”船极地科考使用时段和区域范围为:南极考察一般为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北极科考一般为6月至9月。通过船载仪器设备及科考队员自带仪器设备,可实现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气象、海冰观测、海洋沉积收集等调查作业。

穿越南北 战功赫赫

2016年11月2日上午,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船从上海起航,开始历时161天的南极考察之旅。

此时的“雪龙”船红色的船体、白色的建筑、绿色的甲板,十分抢眼。红色是国旗的颜色,白色代表了极地冰雪世界,“龍”则代表了中华民族,它航行在大洋里,承载着中国的骄傲,中华民族的骄傲!

自1994年首次执行极地考察任务以来,“雪龙”船先后19次赴南极、7次赴北极执行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足迹遍布五大洋,最北航行到北纬88°26′,最南航行到南纬77°35′,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纪录,战绩卓越。

2012年8月18日,在执行第五次北极考察时,“雪龙”船历时6周、航行1.7万海里,首航北极东北航道,成功穿越北冰洋,新航线的开辟大大缩短了从中国到欧洲的海运距离。

2013年11月7日,“雪龙”船从上海出发执行我国第30次南极考察任务,经过160天的航行,开创了我国极地科考首次环南极洲考察的先河。
……
虽然“雪龙”船战功赫赫,但随着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的不断发展,仅靠一艘考察船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新建破冰船项目应运而生。

记者了解到,新破冰船从开工建设到完成,大概需要两年的时间。曾任新建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建造工程部总指挥的袁绍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的破冰船建成下水后,将会与“雪龙”船一起组成编队赴南北极,担当科学考察和后勤补给的重任。

期待两船并肩同行,征战南北极,再创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