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19

2006年,我省进一步加大了陆源入海排污口的监测力度,对全省60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及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实施了全面监测,提高了监测频率,增加了特征污染物等监测项目。


3.1 入海排污口分布

2006年,全省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60个,其中重点排污口临洪河、灌河、中山河、小洋口外闸、王港排污区等5个;一般排污口55个,其中连云港20个、盐城22个、南通13个。


60个入海排污口中,工业和市政排污口占16.7%,河流入海口占83.3%。涉及海水增养殖区的排污口占83.3%,港口区的占8.3%,排污区的占6.7%,盐田区的占1.7%。


3.2 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

监测结果显示,2006年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含入海河流)中,96.7%出现超标,主要超标项目为COD、氨氮、磷酸盐、BOD5、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等。其中15.0%属于对海域环境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最大的、给予紫色标识的、需实施最严格监督管理的A级入海排污口。36.7%属于对海域环境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较大的、给予蓝色标识的、需实施严格监督管理的B级入海排污口。21.7%属于对海域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或潜在危害的、给予橙色标识的、需加强监督管理的C级入海排污口。26.6%个属于对海域环境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较小的、给予黄色标识的、只需实施常规监督管理的D级入海排污口。

W020110729407862909909.jpg

W020110729407862996322.jpg


2006年盐城王港排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