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10

2009年,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依照上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切实履行海洋环境监督管理的职责,深化海洋领域的节能减排,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开展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和趋势性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监测、东西连岛滨海旅游度假区监测、海州湾海域赤潮监控区监测、海洋特别保护区监测、重点增养殖区监测、海洋垃圾监测、田湾核电站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沿海城市人类活动强度海洋功能区监测等工作。

2009年,在连云港市近岸海域共设立各类监测站位38个(见监测站位图),对站位的水质、沉积物、海洋生物实施了监测,获得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6000余个。

2009年度的监测结果表明:

近岸海域 与2008年相比,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海域面积有所减少,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比2008年有所增长,轻度污染海域面积大幅度减少,本年度未见中度污染海域和严重污染海域。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或指标)依然是无机氮和部分站位的化学耗氧量、石油类。轻度污染区域为赣榆海域沿岸,较清洁海域主要集中在港口海域沿岸和灌云海域的灌河口。沉积物总体状况良好,总体潜在的生态风险降低,但部分海域沉积物受到石油类的污染;近岸海域贝类生物质量转好。

近海、远海海域 符合清洁海域水质标准。

陆源入海排污口 污染物排海总量有所下降,但个别排污口不容乐观。

重点海水增养殖区 环境状况基本符合功能区环境要求。

赤潮 赤潮发现面积比上年有所增加。

海洋垃圾 分布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沿海人类活动强度 处于较高强度开发状态。

海水环境质量评价依据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

海洋沉积物质量的评价依据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

海洋贝类质量的评价依据GB18421-2002《海洋生物质量》

陆源入海排污口中河流入海排污口评价依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工业入海排污口评价依据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连云港海域海洋环境监测站位图W020110729389925541594.jpg

■:滨海旅游度假区监测站位 ;◆:增养殖区监测站位;

W020110729389925610992.gif:海洋垃圾监测站位; ●:海洋近岸海水质量监测站位;

▲:近岸贻贝监测站位;▲: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站位;

●:赤潮监控区监测站位;

●: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监测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