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苏北浅滩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10

自2004年起,根据国家海洋局的统一部署,连续6年对南通启东至盐城射阳的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进行了监测,涉及南通、盐城两市,启东、海门、通州、如东、海安、东台、大丰、射阳8县(市)。监测区域由盐城射阳至南通吕泗浅滩湿地及邻近海域(120°29′~122°10′E,31°41′~34°03′N),面积15400平方公里。监测内容涉及滩涂底栖生物、渔业生物资源、养殖生物及水环境质量。

W020110729389656590439.jpg

2009年监测结果表明,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生态系统仍处于亚健康状态。 海域水体主要受到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的污染,水体氮磷比处于失衡状态。水体中无机氮7.9%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15.8%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15.8%为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持续偏高,52.6%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7.9%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18.4%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21.0%为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石油类86.8%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13.2%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部分海域受到油类污染。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部分生物体内石油烃污染物超一类标准。浮游植物38种,大型浮游动物53种,鱼卵9种,仔鱼15种,底栖生物58种,

潮间带生物40种。浮游植物密度较2007年和2008年高,浮游植物生物群落以赤潮种为主,浮游植物生态群落结构趋向简单。大型浮游动物年平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处于三年来最高;鱼卵、仔鱼密度有一定的减少;底栖生物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处于近三年来最低;潮间带生物基本稳定。海洋生物栖息环境质量下降,湿地生境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受苏北沿海开发的压力较大。

W020110729389656594070.jpg

2007~2009年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生物资源年间变动

年度

浮游植物

(×104ind./m³

大型浮游动物

ind./m3

鱼卵

ind./ m3

仔鱼

ind./ m3

底栖生物

ind./m2

潮间带生物

ind./m2

2007

46.18

385.85

166.7

19.5

0.384

123.25

2008

168.58

173.61

3.4

44.6

0.571

303.00

2009

2224.47

470.07

1.4

0.58

0.059

139.33

六年的连续监测结果显示,由于沿海各级政府管理力度加大,生态区健康状况基本稳定,渔业资源部分种类略有回升。但是部分区域环境污染、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其主要原因是陆源排污、滩涂围垦等。因此,促进监控区健康状况好转的对策是采取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滩涂资源,限制陆源入海排污量,降低海洋捕捞强度,进一步实施伏季休渔、增殖放流、海洋牧场等生态修复工程,对重要的生物栖息地、产卵场、洄游通道等设立保护区,进行专项保护,减轻由污染等造成的环境压力,逐步恢复苏北浅滩湿地功能,推进江苏沿海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