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10

为落实国家和天津市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有关部署,进一步加强我市的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市海洋局组织开展了天津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现状与趋势性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监测,江河入海污染物监测,渤海湾生态监控区监测工作,增加了海水增养殖区和自然保护区监测频率,加大了对海洋赤潮、风暴潮、海冰灾害及海洋污染事故等应急监测的力度,初步开展了海洋垃圾及盐渍化的试点监测工作,圆满完成了2008年的海洋环境调查监测任务。

2008年,我市共布设各类海洋环境监测站位102个,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出海调查70航次,航时约700小时,航行约海里;陆域监测历时13天,行驶里程约2600公里。共获得海洋环境监测数据6300余组,整理汇总数据量约200兆字节。

2008年度监测结果表明:

天津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依然严峻,近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海域面积与2007 年相比变化不大,严重污染海域面积有所增加。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严重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汉沽—北塘—塘沽附近海域、大港少部分海域及大沽锚地。沉积物质量总体较好,未受到明显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低。汉沽和塘沽附近的经济贝类受到重金属镉的轻微污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大港附近海域生物质量良好。近岸海域贝类生物质量与去年相比略有好转。

陆源入海排污口:84.6%的入海排污口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排放现象,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较重。

渤海湾生态系统: 渤海湾生态监控区水质环境处于健康状态,生物处于不健康状态,渔业资源没有明显恢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普遍,浮游生物、大型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鱼卵仔鱼等种类和密度降低、多样性指数减少等生态问题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与2007年度相比,2008年渤海湾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略有下降。

海水增养殖区: 海水富营养化状况严重,环境状况难以满足其功能要求。

赤潮: 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较上年均有所减少,未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盐渍化监测: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面积较大,部分地区为重盐渍化区。

海洋垃圾: 海洋垃圾分布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注:

近岸海域:指我国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域,尚未公布领海基线的海域及内海,指负10米等深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域。本公报中所称近岸海域只为满足区域海洋环境质量评价需要而定义,不为法定概念。


清洁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一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较清洁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二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轻度污染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三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

中度污染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仅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

严重污染海域:劣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

W020110729391813064572.jpg

图1-1 2008年天津市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监测站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