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洋灾害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5-27

2007年我市近海海域发生赤潮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危害性较大,这与今年年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少有直接关系。全年共发生较大规模赤潮4次,其中发生在1月份的赤潮,对我市贝类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死亡贝类超过40吨,经济损失严重。具体情况如下:

1、1月31日,我市近岸海域发生赤潮,赤潮藻类为球形棕囊藻,面积约35平方公里。2月初,面积进一步扩大,南澳县部分吊养的华贵栉孔扇贝出现死亡,龙须菜养殖出现不健康状态;妈屿岛外海域至汕头港内,水面均可见到赤潮囊团,密度每平方米15个以上,涨潮时尤为严重,对牛田洋养殖基地造成威胁。市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对赤潮进行不间断跟踪监测、监视,发布赤潮警报,及时将赤潮动态反馈各有关单位,并通过电视新闻、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同时,要求各区县局对所辖海域进行全面巡查,通知所辖养殖单位加强防范,采取必要措施,以减少赤潮爆发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2、6月20日,濠江区近岸海域发生赤潮,优势种为柔弱菱形藻、角毛藻和日本星杆藻,面积约15平方公里。本次赤潮造成海洋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较大,赤潮发生区附近海滩均可见到相当数量死亡的螃蟹和鱼类。由于采取措施及时得当,对水产养殖业未造成损失。

W020110729405566596675.jpgW020110729405566680940.jpg

赤潮 南澳竹栖湾贝类大量死亡

3、7月26日,澄海区近岸海域发生赤潮,赤潮发生区距离岸线约10公里,面积40平方公里左右,优势种为棕囊藻。27-28日,大量赤潮囊团随风浪拥入莱芜港内,由于该海域没有养殖场,未对养殖业造成损失,但天然渔业资源受破坏明显,赤潮发生的海域,可捞到死亡的螃蟹和鱼类。

4、9月15日,南澳县到澄海区一带海域发生赤潮,面积约60平方公里,优势种为棕囊藻。由于受台风“韦帕”的外围影响,我市海域风浪较大,受其影响,赤潮迅速衰退,未对养殖业造成损失。

2007年汕头市近海海域发生的较大规模赤潮

起止时间

赤潮生物优势种类

1月31日

至2月初

澄海区近岸海域、妈屿岛周边海域、濠江区部分海域、南澳县北侧海域

由35平方公里扩大至55平方公里

球形棕囊藻

6月20日

至6月25日

濠江区近岸海域

15平方公里

柔弱菱形藻

角毛藻、日本星杆藻

7月26日

至8月8日

澄海区近岸海域

40平方公里

棕囊藻

9月15日

至9月19日

南澳县到澄海区一带海域

60平方公里

棕囊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