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亚单位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1-15


078


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亚单位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号:2006402047
研究起止2000年12月—
年限:2005年12月
计划来源:国家计划
推荐部门:中国科学院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
洋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
164号
邮编:510301
联 系 人:李丽璇
电话:020-89023122

针对海水鱼类养殖业中弧菌病的危害问题,本课题采用亚单位疫苗、偶联亚单位疫苗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了病原弧菌LPS、外毒素、LPS与外毒素偶联亚单位疫苗等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1.开展了最小弧菌LPS-毒素二价苗的制备研究。最小弧菌LPS的提取采用酚水法进行;最小弧菌外毒素的提纯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及Sephadex-G100层析等生化方法进行;采用EDC法进行LPS与外毒素的偶联。
2.开展了LPS、毒素苗、LPS-毒素二价苗对军曹鱼和真鲷的免疫保护工作,选择了浸泡的免疫方式进行免疫。初次免疫后,LPS对真鲷及军曹鱼苗的免疫保护率均达70%;毒素苗对真鲷的免疫保护率为60%,对军曹鱼苗的免疫保护率达80%;LPS-毒素二价苗对真鲷的免疫保护率为80%,对军曹鱼苗的免疫保护率为75%。强化免疫后,LPS对真鲷的免疫保护率最高可达82%,对军曹鱼的免疫保护率达78%;毒素苗对真鲷的免疫保护率为75%,对军曹鱼的免疫保护率达85%;LPS-毒素二价苗对真鲷的免疫保护率为88%,LPS-毒素二价苗对军曹鱼的免疫保护率为86%。在生长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别不大,这说明免疫过程对鱼体的生长没太大影响。
3.开展了毒素苗工厂化生产工艺研究,初步探讨了摇床培养最小弧菌的最佳培养条件。温度对菌体数量及毒素的产生有显著影响,在30℃培养时产量最高;改良海水营养培养基与普通海水营养培养基相比,更有利于毒素的产生,毒素产量可提高1倍;当起始pH在弱碱性环境(7.2左右)时,毒素产量最高;振荡通气能极大地促进毒素的产生,显著提高其产量;毒素的产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加,到36小时即可达到最高水平,并维持至72小时。
4.开展了最小弧菌毒素苗的稳定性测定(物理性状、无病原污染、保存条件及保存期等)。
5.该课题国内发表论著9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