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海洋环境快速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和“海洋环境安全风险感知与应急决策服务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作者:文/杨锦坤 韩璐遥 图/梁志翔 发布时间:2023-02-08

2月4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与岛礁可持续发展”专项“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海洋环境快速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和“海洋环境安全风险感知与应急决策服务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天津成功召开。

会议现场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绥祥研究员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致欢迎辞。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王文涛处长要求,项目实施要进一步聚焦“三个明确”:一是要明确国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与岛礁可持续发展”专项整体目标要求,二是要明确项目与专项上下游项目的衔接和总体集成,三是要明确项目在“十三五”研发基础上的技术和成果增量。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辛红梅副司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切实面向业务需求开展技术自主创新,解决海洋预测预报的“卡脖子”问题;二是要加强与业务司局的沟通交流,做好密切合作与协同创新;三是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规范使用资金,保障项目资金安全。

会议成立了项目咨询专家组,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蒋兴伟院士担任组长。石绥祥研究员和清华大学黄全义教授,作为两个项目的负责人分别进行了汇报。与会领导和项目咨询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和研发进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就项目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海洋环境快速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牵头,联合清华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等10家单位承担实施。项目针对水面和水下移动平台航行安全、防灾减灾等海洋环境保障重大现实需求,发展多源海洋环境数据智能化联合质控、快速融合与自动学习特征分析方法,构建海洋环境大数据融合数据集,改进发展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海表温、海面高、三维温盐、海洋声场、海浪、海雾等海洋环境预报技术,拓展中尺度涡、海洋锋、跃层等典型海洋过程识别技术,建立轻量化海洋环境快速预报系统,实现业务化应用,为我国海洋防灾减灾和水下移动平台的自主保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海洋环境安全风险感知与应急决策服务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牵头,联合清华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承担实施。项目面向基层应急能力提升的国家重大需求,在“十三五”研发的国家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平台基础上,重点针对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区、海水养殖区、港口码头区、海洋生态保护区和沿海社区等,突破陆海承灾体与海洋环境安全事件智能感知解译、多事件多承灾体安全态势综合评估、多主体协同应对智能决策和推演仿真等关键技术,构建海洋环境安全风险感知与应急决策服务系统与装备,实现典型用户场景应用示范。

与会领导、专家与项目团队合影

“十四五”期间,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坚持需求导向、系统观念、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和人才优先的发展原则,制定实施“一一三五”发展战略,锚定“建设高水平信息中心”一个目标,围绕“海洋信息管理、应用与服务”一条主线,竞逐“决策支撑、公益服务、成果转化”三个战场,建设“海洋信息资源管理、海洋战略经济决策、海洋综合监管、海洋权益安全保障、国际合作治理支撑”五大体系。中心持续深化科研力量结构布局优化,大力开展前沿技术探索攻关,深入促进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积极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海洋综合监管、海洋安全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等领域融合落地应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研发深度广度发展。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中心将牢记初心使命,大力夯实基础,奋力开拓创新,深入激发海洋大数据增值服务效能,为自然资源工作和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新技术、新成果、新贡献!(文/杨锦坤 韩璐遥 图/梁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