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海洋生态状况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网站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3-25

2.1 海洋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内容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海草、红树植物、珊瑚等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在监测区域内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01种,浮游动物713种,大型底栖生物1 342种,海草7种,红树植物9种,造礁珊瑚104种。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物种数从北至南呈增加趋势,符合其自然分布规律。

渤海鉴定出浮游植物201种,主要类群为硅藻和甲藻;浮游动物108种,主要类群为桡足类和水母类;大型底栖生物389种,主要类群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2009年以来,夏季滦河口-北戴河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莱州湾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渤海湾和莱州湾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滦河口-北戴河和黄河口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

黄海鉴定出浮游植物263种,主要类群为硅藻和甲藻;浮游动物89种,主要类群为桡足类和水母类;大型底栖生物413种,主要类群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2009年以来,夏季苏北浅滩海域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呈下降趋势。

东海鉴定出浮游植物434种,主要类群为硅藻和甲藻;浮游动物351种,主要类群为桡足类和水母类;大型底栖生物512种,主要类群为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2009年以来,夏季长江口和闽东沿岸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杭州湾和乐清湾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长江口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长江口、杭州湾和乐清湾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呈下降趋势。

南海鉴定出浮游植物473种,主要类群为硅藻和甲藻;浮游动物546种,主要类群为桡足类和水母类;大型底栖生物645种,主要类群为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海草7种,红树植物9种,造礁珊瑚104种。2009年以来,夏季珠江口海域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大亚湾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

W020140326203156761249.jpg

W020140325444504511654.jpg

夏季重点监测区域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生物物种数和数量

W020140325444504529095.jpg

重点监测区域海草、红树和珊瑚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2.2 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实施监测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系统分别占23%、67%和10%。

W020140325444504535794.jpg

W020140325444504566606.jpg

2013年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三个级别:

健 康:生态系统保持其自然属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基本稳定,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正常发挥。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

亚健康:生态系统基本维持其自然属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一定程度变化,但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尚能发挥。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不健康:生态系统自然属性明显改变。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较大程度变化,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或丧失。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2.2.1 河口生态系统

监测的典型河口生态系统均呈亚健康状态。多数河口生态系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浮游植物密度高于正常范围,鱼卵仔鱼密度较低。双台子河口和珠江口浮游动物密度低于正常范围;长江口大型底栖生物密度高于正常范围,生物量低于正常范围;黄河口大型底栖生物密度低于正常范围。

2.2.2 海湾生态系统

监测的海湾生态系统多数呈亚健康状态,锦州湾和杭州湾生态系统呈不健康状态。生境丧失和人为污染是海湾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压力,多数海湾浮游植物密度高于正常范围,鱼卵仔鱼密度较低。锦州湾和杭州湾栖息地面积缩减严重;杭州湾海水富营养化严重;渤海湾浮游动物生物量和大亚湾浮游动物密度低于正常范围;杭州湾大型底栖生物密度和生物量、乐清湾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闽东沿岸大型底栖生物密度低于正常范围。

2.2.3 滩涂湿地生态系统

苏北浅滩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苏北浅滩湿地滩涂围垦速度较快,植被现存量较低,现有滩涂植被面积较上年减少近一半。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动物生物量高于正常范围。

2.2.4 珊瑚礁生态系统

雷州半岛西南沿岸和广西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呈健康状态,海南东海岸和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珊瑚礁生态系统造礁珊瑚盖度总体有所下降。海南东海岸和西沙监测区域造礁珊瑚补充量有所升高,部分监测区域发现珊瑚礁白化。

2.2.5 红树林生态系统

广西北海、北仑河口红树林生态系统均呈健康状态。监测区域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栖息地状况良好,红树林面积保持稳定。北仑河口红树林监测区域底栖生物密度和生物量有所增加。山口红树林监测区域互花米草入侵速度较快,对红树林的生长产生威胁。

2.2.6 海草床生态系统

海南东海岸海草床生态系统呈健康状态,广西北海海草床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监测区域的海草床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保持稳定。受台风、海岸工程和人类活动影响,海南东海岸海草床生态系统的海草平均密度明显下降。广西北海海草床仍处于退化状态,与上年相比,海草平均盖度显著下降。

W020140325444504577223.jpg

2.3 海洋保护区生态状况

48个开展生态状况监测的国家级海洋保护区中,重点保护的海洋生物资源和自然遗迹基本保持稳定,海洋生物多样性总体保持稳定水平。

2013年部分重点保护的海洋生物资源和自然遗迹状况

W020140325444504608849.jpg

W020140325444504622031.jpg


2013年海洋生态系统类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水平状况和主要优势种

2.3.1 海洋生物物种类保护区

文昌鱼、中华白海豚、贝类、刺参、珊瑚、鸟类、柽柳、红树、水仙花等重点保护的海洋生物物种资源基本保持稳定。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昌鱼种群结构正常。平均密度为30个/平方米,平均生物量为2.2克/平方米,呈下降趋势。文昌鱼栖息地退化,砂含量变化及沉积物类型改变是导致其退化的主要因素。

东营河口浅海贝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监测到贝类8种。平均密度为38个/平方米,平均生物量为0.8克/平方米,主要优势种为光滑河篮蛤。

东营广饶沙蚕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监测到沙蚕4种。平均分布密度为20个/平方米,平均生物量为0.4克/平方米,主要优势种为寡节甘吻沙蚕。

山东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柽柳生长稳定,面积为2 929公顷,平均700株/公顷。

山东威海小石岛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刺参平均密度为1.8个/平方米,平均生物量为357克/平方米。

山东文登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内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松江鲈鱼体长范围为8.2~23.1厘米,体重范围为25~162克。

普陀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鸟类种群主要为粉红燕鸥、黑枕燕鸥和褐翅燕鸥,在叶子山周围的岩礁带监测到粉红燕鸥214只。

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吸引3 000多只大凤头燕鸥和19只中华凤头燕鸥入区,并成功繁殖600多只大凤头燕鸥幼鸟和多只中华凤头燕鸥幼鸟。

乐清市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监测到鸟类39种,主要优势种为小白鹭。保护区红树主要物种为秋茄,平均密度为1.9万株/公顷。

南麂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檑野生水仙花移植增种0.8公顷,平均株高12厘米。海鸟常见种类有白鹭、牛背鹭、池鹭、灰鹭、鸬鹚、鹬等。夏候鸟主要有黑尾鸥、燕鸥等,主要分布在下马鞍、破屿、尖屿。

厦门珍稀海洋生物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昌鱼及中华白海豚保持稳定。文昌鱼平均分布密度为64个/平方米,平均生物量为3.5克/平方米。共发现中华白海豚151次、542头次,其中火烧屿观测点观测360天,发现中华白海豚65次、212头次。

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活珊瑚盖度为10~46%,平均为21%。2008年以来,活珊瑚盖度整体呈上升趋势。

W020140325444504646740.jpg

2008~2013年广东徐闻活珊瑚盖度

广西涠洲岛珊瑚礁国家级海洋公园监测到活珊瑚8科15种,盖度为34%。海洋公园内监测到珊瑚死亡时间均在2年以上,2013年未新发现死亡珊瑚。

广西钦州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主要有红海榄、木榄、秋茄、白骨壤、桐花树等红树品种,平均密度为0.4万株/公顷。

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活珊瑚盖度为5~42%,平均为22%。

2.3.2 海洋自然遗迹类保护区

海岸沙丘、贝壳堤、海底古森林、沙滩、岛礁等重点保护海洋自然遗迹资源基本保持稳定。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海岸沙丘最大高程为37.1米,鞍部高程为21.3米,分别较上年同期升高了1.6米和0.8米;脊线最高点位置移动变幅较大,向西北移动了12.0米。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到的均为新生贝壳堤,主要分布于大口河、高坨子岛-棘家堡子岛和汪子岛。2013年通过实施修复工程,使上年因风暴潮及海冰等灾害损毁的贝壳堤明显恢复,现有面积为38.6公顷,较上年增加4.0公顷。

2.3.3 海洋生态系统类保护区

东营黄河口、山东龙口黄水河口、山东莱阳五龙河口、江苏小洋口等河口生态系统类保护区,山东莱州、山东蓬莱登州等浅滩湿地生态系统类保护区,山东烟台芝罘岛群、浙江嵊泗马鞍列岛、福建福瑶列岛、福建湄洲岛、福建城洲岛、广东特呈岛等海岛生态系统类保护区,以及浙江洞头、福建长乐、广东雷州乌石等生态系统类国家级海洋公园生物多样性水平总体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