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厦门海洋环境质量状态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26

2.1 海水环境质量

磷酸盐与总无机氮

2004,影响厦门海域海水质量的主要环境要素是磷酸盐与总无机氮。厦门各海域磷酸盐含量基本与2003年持平或有所改善,总体符合中度污染海域水质标准。大嶝海域和马銮湾海域磷酸盐含量符合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由于马銮湾海域基本属于封闭性海域,水交换能力较差,其表层磷酸盐含量降低与浮游植物生物量普遍较高有一定关系,因此马銮湾水质依然不容乐观。


厦门东部海域、西海域和同安湾海域总无机氮含量较2003年有所增加,特别是东部海域和西海域总无机氮含量增加明显;马銮湾海域总无机氮含量较2003年降低较多,其降低原因同磷酸盐含量降低原因相同。


磷酸盐污染较为严重的海域位于宝珠屿周边海域和同安湾西部海域,总无机氮污染较为严重的海域位于西海域及九龙江口海域。

海洋中氮磷比例的变化将影响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当氮磷比值高于16.0时,磷为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因子。2004年东部海域、西海域、同安湾海域和九龙江口海域氮磷比与2003年相比有所升高,表明其中氮含量增加速度高于磷含量增加速度。

化学耗氧量物质(COD)

2004年,化学耗氧量物质(COD)除马銮湾海域符合轻度污染海域水质标准外,其他海域基本上符合清洁海域水质标准。

油类、砷及重金属

厦门海域油类含量基本符合较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砷和重金属含量基本符合清洁海域水质标准。

叶绿素-a含量

2004年,马銮湾海域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海域,进一步说明马銮湾营养盐含量降低,并非水质改善的结果,而是浮游植物增殖消耗大量营养盐所致。


清洁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一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合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较清洁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二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轻度污染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三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

中度污染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仅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

严重污染海域:劣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

2.2 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

2004年5月和10月对厦门市国家级珍稀海洋物种自然保护区的水质、沉积物质量、浮游动植物群落及文昌鱼数量监测结果表明,该区水体中的溶解氧、pH、化学耗氧量物质、油类、汞、铜、镉、砷含量和粪大肠菌群的数量均符合I类海水水质标准;5月份总无机氮和磷酸盐含量符合I类海水水质标准,10月份总无机氮和磷酸盐I类海水超标率为25%;铅含量符合Ⅱ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环境质量良好,铜、铅、汞、镉、砷和有机碳含量均符合Ⅰ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自然保护区共鉴定到浮游植物89种,普遍为广布性种类和近岸暖水性种类,多样性指数较2003年有所增加,主要优势种为硅藻门的角毛藻和根管藻以及甲藻门的夜光藻和纺锤角藻等。浮游动物种类有26种,其中水母类5种、桡足类15种、磷虾和樱虾各1种,箭虫和被囊类各2种。

海洋沉积环境中含砂量75.0%以上的区域只占30.6%,适合文昌鱼栖息与生存的区域明显缩小,导致文昌鱼分布范围、密度和生物量有所减少。2004年厦门市文昌鱼调查区(位于东部海域至小嶝岛周围海域)平均栖息密度为23.5尾/m2,体长分布范围12.42~54.20mm,体长组成以16.0~35.0mm为主,平均体长23.73mm,平均生物量为0.70g/m2。对照20世纪90年代刘五店海区的文昌鱼的有关数据:平均栖息密度110尾/m2,最高栖息密度250尾/m2,文昌鱼个体以41~61mm体长组居优势,最大体长为63mm,其退化趋势应引起重视。

海水浴场环境质量

根据《海水浴场环境监测规程》,2004年4月~10月,对厦门市椰风寨等8个主要海水浴场的17个参数实施监测并发布海水浴场水质预报。监测结果表明,椰风寨、黄厝、海韵台、太阳湾海水浴场水质状况较好,基本符合Ⅱ类海水水质标准,适宜游泳;而珍珠湾、白城、港仔后、大德记海水浴场的水质相对较差,粪大肠菌群超标率在65%-85%之间。总体上,厦门海水浴场综合水质质量状况良好,但与2003年相比,有一定程度下降,等级为“优”组分从46.3%下降为35.6%;等级为“良”组分组成由50.6%升至59.1%;而等级为“差”组分组成由3.1%升至5.3%。

养殖区环境质量和养殖生物质量

2004年7~9月对养殖区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同安湾养殖区海域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粪大肠菌群、磷酸盐和总无机氮,同安湾北部海域水质较差;大嶝海域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粪大肠菌群,其他指标均符合要求。

同安湾和大嶝养殖区沉积物中的有机质、硫化物、油类、汞、镉、砷等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I类质量标准,表明养殖区沉积物环境质量基本良好。

2004年7~10月同安湾和大嶝贝类监测表明,总体上养殖牡蛎中总汞、镉、铅、石油烃、DDT、六六六、多氯联苯等物质的污染指数小于1.0,腹泻性贝毒和麻痹性贝毒含量均符合食用标准,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表明牡蛎未受这些物质的污染;养殖贝类质量基本符合《海洋生物质量》II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