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海洋环境灾害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25

5.1 赤潮


2010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69次,累计面积10 892平方公里。东海赤潮规模仍然最大,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分别为39次和6 374平方公里;南海为14次和223平方公里;黄海为9次和735平方公里;渤海为7次和3 560平方公里。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明显低于近5年平均值。

W020110729467893897055.jpg

2010年5月份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累计面积最大,分别为23次和 5 730平方公里;其次是6月,为15次和4 292平方公里;7月为8次和311平方公里;9月为7次和52平方公里;8月为6次和317平方公里;1~4月和10~11月,每月均不超过2次,面积也较小。上述各月份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普遍低于近5年各月份的平均值。


W020110729467894186530.jpg


2010年,引发赤潮的生物共19种,其中东海原甲藻引发的赤潮次数最多,为18次;其次为夜光藻12次;中肋骨条藻和锥状施克里普藻各6次;红色中缢虫和米氏凯伦藻各4次;赤潮异弯藻、多纹膝沟藻、角毛藻各2次;海洋卡盾藻、红色赤潮藻、尖刺伪菱形藻、利马原甲藻、链状裸甲藻、螺旋环沟藻、裸甲藻、球形棕囊藻、旋链角毛藻、隐藻各1次。与近5年赤潮优势种类组成情况相比,毒害作用较大的甲藻类赤潮比例明显增加。


2010年,东海原甲藻引发的赤潮累计面积最大,为4 539平方公里;其次为隐藻,面积为3 350平方公里;中肋骨条藻和夜光藻赤潮累计面积分别为855平方公里和254平方公里。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赤潮集中发生在浙江和福建沿岸海域;夜光藻赤潮主要发生在天津和厦门附近海域;隐藻赤潮发生在河北秦皇岛至辽宁绥中附近海域,是本年度单次赤潮面积最大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