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海洋赤潮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9-18

2002年,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加大了赤潮预防、控制和治理工作力度,加强了海洋环境监测站的赤潮监测能力建设。国家海洋局在我国沿海重要增养殖区设立了10个赤潮监控区,实施了高密度、高频率的监测,提高了赤潮的发现率。同时利用船舶、海监飞机和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在近海海域开展了赤潮的监测和监视。

W020110729470403314942.gif

全海域共发现赤潮79次,累计面积超过10 000平方公里。其中,在赤潮监控区内发现赤潮21次,累计面积2 700平方公里,监控区内赤潮的发现率为100%。

东海海域共发现赤潮51次,累计面积超过9 000平方公里;黄、渤海海域共发现赤潮17次,累计面积近600平方公里;南海海域发现赤潮11次,累计面积约为540平方公里。

在我国部分海域多次检测出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和裸甲藻(Gymnodrium)等有毒赤潮藻类,并在小范围内监测到有毒赤潮。

2002年赤潮发生的特点:发生时间早、跨度长,区域集中,有毒赤潮次数增多。赤潮高发期集中在5-7月;大面积赤潮集中发生在长江口及浙江、福建近岸和近海海域;赤潮生物种类多为硅藻类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与甲藻类的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和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triestinum);渤海和东海形成小面积的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赤潮。

W020110729470403320423.gif

2002年,我国赤潮监测和预警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沿海赤潮造成的损失明显减少,其中福建省减少经济损失9 000万元,浙江省的经济损失与前两年相比明显下降。辽宁省东港市和河北省黄骅市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向养殖业户及企业通报赤潮预警监测结果,指导养殖业户和企业适当延长养殖时间,水产养殖业经济效益增加显著,养殖产品产量分别增加约30%和9%。

海洋卫星业务化运行

2002年5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该卫星已于9月18日正式投入业务化运行,主要用于监测海洋水色、悬浮物浓度和海表面温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