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创新海上治理新模式

信息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王晶 发布时间:2021-07-28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海岸线长29.5公里,分布有建港、南姜两处码头,里湖、河口、流清河3处停泊点,共有登记注册渔船426艘,从事渔业作业人员900余人。近年来,沙子口街道积极利用互联网和信息科技手段,大胆探索创新,将网格化治理模式延伸到海上,同时加快“智慧渔港”项目建设步伐,构建港、船、岸、人“四位一体”的渔业安全管理体系。

该地创新提出海上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通过设置海上网格,实现海上综合治理效能的新提升。沙子口街道以辖区内码头、停泊点为依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脱网渔船、不重复管理”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工作任务适中、便利高效的网格体系。

海上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开展以来,沙子口街道开展了信息采集等相关工作。在沙子口海上网格服务管理中心(海上警务室)开发建立海上网格+智慧渔港综合管理平台,对海上实行网格化+智慧化安全管理。

海上作业需要与风浪搏斗,特别是外海捕捞,历来是高风险职业。“智慧渔港”项目配备渔船进出港识别管理系统,对进出港口的人员、渔船实施全天候、全时段、全区域管控。

由岸到海,海上“千里眼”织密安全网,渔船进出港一目了然,海上动态也要及时掌握。在建港中心码头渔港驿站,工作人员通过渔船动态管理系统,借助导航系统了解每艘海上作业船的位置、过去几天的运动轨迹及编组情况。如果船只有越线或脱离编组作业的迹象,可做到及时提醒。

目前,人员、渔船、码头通过采用定人联船制度和渔船监控、港口监管系统,已初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渔船安全监管体系,大大提高了渔业生产安全系数。沙子口街道通过实现网格内24小时巡逻管护,做好海上、渔港安全事件的及时发现、警示和留影取证等工作,通过构建海上网格大数据系统,实现了对渔船、渔民管理服务及涉海纠纷处置、矛盾隐患排查、应急事件处置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