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网站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3-17

5.1 海洋环境灾害

5.1.1 赤潮和绿潮

赤潮 全海域共发现赤潮56次,累计面积7 290平方公里。东海发现赤潮次数最多,为27次;渤海赤潮累计面积最大,为4 078平方公里。2014年赤潮次数和累计面积均较上年有所增加,与近5年平均值基本持平。赤潮高发期集中在5月。

W020150317219876699869.jpg

W020150317219876712054.jpg

引发赤潮的优势藻类共13种,东海原甲藻作为第一优势种引发的赤潮次数最多,为23次;其次是夜光藻,引发赤潮次数为9次;米氏凯伦藻和红色赤潮藻各4次,赤潮异弯藻和多纹膝沟藻各3次,海洋卡盾藻、中肋骨条藻和球型棕囊藻各2次,抑食金球藻、离心列海链藻、锥状斯氏藻和条纹环沟藻各1次。

W020150317219876728519.jpg

W020150317219876732031.jpg


绿潮 4~8月在黄海沿岸海域发生绿潮。4月初在江苏如东附近海域发现零星漂浮绿潮藻。5月12日,在江苏盐城以北近岸海域发现漂浮浒苔。6月至7月中旬,漂浮浒苔向东北海域漂移,其影响规模不断扩大,7月3日浒苔覆盖面积达到最大,为540平方公里;7月14日,分布面积达到最大,为50 000平方公里。7月下旬漂浮浒苔继续向东北海域漂移,分布和覆盖面积开始逐渐减小;至8月中旬,浒苔绿潮基本消失。2014年黄海沿岸海域浒苔绿潮影响范围为近5年来最大,最大分布面积比近5年平均值增加近19 000平方公里,最大覆盖面积与近5年平均值基本持平。

W020150317219876745057.jpg


5.1.2 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

渤海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严重,局部地区入侵范围有所增加。黄海、东海和南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范围较小,但部分监测区近岸站位氯离子含量和土壤含盐量明显升高。

海水入侵状况 海水入侵严重地区主要分布于渤海滨海平原地区,近岸站位氯离子含量高,海水入侵范围大,50%监测区海水入侵距离距岸10~43公里,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沿岸;黄海和东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范围总体较小,76%监测区海水入侵距离距岸5公里以内;南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范围小、程度低,80%监测区海水入侵距离距岸1.5公里以内。

与上年相比,渤海滨海地区辽宁营口、河北秦皇岛和沧州、山东烟台部分监测区入侵范围有所增加;黄海滨海地区辽宁丹东、山东青岛、江苏连云港,东海滨海地区浙江台州和温州、福建长乐等监测区海水入侵范围略有增加;南海滨海地区广东湛江监测区海水入侵有所加重。

土壤盐渍化状况 土壤盐渍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于渤海滨海平原地区的河北沧州、天津和山东维坊寿光监测区,盐渍化范围一般距岸13~25公里;黄海滨海地区盐渍化总体较轻,67%监测区盐渍化范围距岸5公里以内;东海和南海滨海地区土壤盐渍化范围较小,83%监测区盐渍化范围距岸1公里以内。

与上年相比,渤海滨海地区辽宁葫芦岛部分监测区盐渍化范围有所增加;黄海滨海地区山东青岛和江苏盐城监测区盐渍化范围略有增加;东海滨海地区上海崇明岛、浙江温州和南海滨海地区广东湛江部分监测区盐渍化范围有所增加。

W020150317219876753776.jpg

W020150317219876795185.jpg

5.1.3 重点岸段海岸侵蚀状况

我国砂质和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依然严重,局部岸段侵蚀程度加大。与上年相比,辽宁绥中和广东雷州市赤坎村岸段侵蚀速度增加。辽宁盖州岸段侵蚀范围减少,侵蚀速度减慢;江苏振东河闸至射阳河口和上海崇明东滩粉砂淤泥质岸段侵蚀速度减慢。

W020150317219876815229.jpg

5.2 重大海洋污染事件的环境影响

5.2.1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

2011年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海域海洋环境质量、浮游生物群落继续处于恢复中,但其生态环境影响依然存在。海水中石油类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个别站位石油类含量超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鱼类体内石油烃含量基本与事故前水平持平,甲壳类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略高于事故前水平。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浮游动物幼虫幼体密度基本与事故前水平持平,但鱼卵仔鱼数量仍未得到恢复。

5.2.2 大连新港“7·16”油污染事件

2010年大连新港“7·16”油污染事发海域环境状况继续呈改善态势。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在正常状态波动;潮间带生物群落基本恢复,受损的白脊藤壶、长牡蛎、短滨螺、菲律宾蛤仔和缘管浒苔、孔石莼等原有优势种群已恢复到正常水平。受油污染事件影响的海水浴场和海洋保护区环境均恢复正常。但周边海域个别站位沉积物中石油类含量仍超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5.2.3 福岛核泄漏事故的海洋环境影响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依然影响福岛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放射性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海水、海洋生物仍受到核泄漏事故的显著影响。

2014年5月,日本以东的西太平洋监测海域仍普遍检出人工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其中38%的海水样品中铯-137活度明显超出背景水平,27%的海水样品中检出了核事故特征核素铯-134。铯-137的检出深度进一步增加至2 000米,核事故放射性污染进一步向深层迁移。

日本以东监测海域海洋生物依然受到核事故放射性污染的影响。鱿鱼(巴特柔鱼)样品中仍然检出核事故特征核素银-110m和铯-134,且铯-134、铯-137和银-110m的平均活度较2013年10月均明显升高。

W020150317219876829504.jpg

W02015031721987683395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