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环境状况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网站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3-16

1.1 海水

1.1.1 海水质量状况

2014年,全海域开展了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航次的海水质量监测,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要素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近岸局部海域海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近岸以外海域海水质量良好。

春季、夏季和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2 280、41 140和57 36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近岸海域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与上年同期相比,渤海、黄海和南海夏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减少了2 740、530和3 440平方公里,东海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增加了3 510平方公里。


2014年我国管辖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各类海域面积(平方公里)

W020150316398468336909.jpg

W020150316398468366089.jpg

2014年我国管辖海域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

W020150316398468370981.jpg

2001~2014年夏季我国管辖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各类海域面积

无机氮 春季、夏季和秋季,无机氮含量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156 670、132 050和165 330平方公里,其中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1 350、39 330和56 39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

W020150316398468397630.jpg

2014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中无机氮分布示意图


活性磷酸盐 春季、夏季和秋季,活性磷酸盐含量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80 740、63 970和167 660平方公里,其中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15 110、13 090和24 69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

W020150316398468404254.jpg

2014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中活性磷酸盐分布示意图

石油类 春季、夏季和秋季,石油类含量超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13 090、18 760和10 78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辽东湾、莱州湾、台州湾、粤西沿岸、雷州半岛西岸的局部海域。

1.1.2 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春季、夏季和秋季,呈富营养化状态*的海域面积分别为85 710、 64 400和104 130平方公里。夏季呈富营养化状态的海域面积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重度、中度和轻度富营养化海域面积分别为12 800、15 840和35 760平方公里。重度富营养化海域主要集中在辽东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近岸区域。

2014年我国管辖海域富营养化海域面积(平方公里)
W020150316398468424951.jp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营养化状态依据富营养化指数(E)计算结果确定。该指数计算公式为E=[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106/4500,其中E≥1为富营养化,1≤E≤3为轻度富营养化,3<E≤9为中度富营养化,E>9为重度富营养化。

W020150316398468443327.jpg

2014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状况示意图

1.1.3 海洋水文状况

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了海洋表层水温和水体盐度监测,并在部分海域开展了海流监测。

海洋表层水温

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月均海洋表层水温2月最低,渤海、黄海和东海8月最高,南海6月最高,渤海和黄海的海洋表层水温季节变化最为明显,东海次之,南海变化最小。2014年我国管辖海域年均海洋表层水温较上年略有升高,渤海和黄海分别较上年升高0.6℃和0.2℃,东海和南海分别降低0.1℃和0.2℃。

W020150316400922221891.jpg

2014年1~12月我国各海区月均海洋表层水温变化趋势

2014年各月份平均海洋表层水温(℃)
W020150316400922234570.jpg

W020150316400922246725.jpg
2014年1~12月我国平均海洋表层水温分布示意图



春季、夏季和秋季,渤海平均盐度分别为29.55、29.67和30.16;黄海分别为31.24、30.84和31.32;东海分别为32.19、31.59和31.99;南海分别为33.32、33.36和33.53。近岸海域低盐区主要分布在辽河口、长江口、珠江口等河口区域。

海流

在辽东湾口、渤海湾口、莱州湾口、渤海中部、渤海海峡、山东半岛东南沿岸、江苏吕泗近岸、浙江舟山和台州近岸、珠江口等海域开展了海流监测。珠江口近岸以外监测海域表层潮流呈全日潮流特征,其他监测海域表层潮流均呈半日潮流特征。与上年同期相比,各监测海域表层潮流流向和流速基本一致;表层余流流向基本一致,渤海监测海域月均余流流速比上年略有减小,黄海和东海监测海域月均余流流速与上年基本持平,珠江口近岸以外监测海域月均余流流速比上年略有增大。

W020150316400922260565.jpg

1.2 海湾环境状况

重点监测的44个海湾中,20个海湾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出现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

W020150316400922284903.jpg

W020150316400922301054.jpg
2014年重点海湾海水质量状况


1.3 海洋环境放射性水平

我国管辖海域海水放射性水平和海洋大气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未见异常。辽宁红沿河、江苏田湾、浙江秦山、福建宁德、广东阳江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邻近海域海水、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处于我国海洋环境放射性本底范围之内。在建的山东海阳、广西防城港和海南昌江核电站邻近海域的放射性背景监测数据未见异常。

W0201503164009223566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