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主要入海污染源状况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网站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4-01

3.1 主要入海河流及河口区环境状况

3.1.1 主要河流污染物排海状况

2012年,经由全国72条主要河流入海的污染物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CODCr)1 388万吨,氨氮(以氮计)32.8万吨,硝酸盐氮(以氮计)228万吨,亚硝酸盐氮(以氮计)6.2万吨,总磷(以磷计)35.9万吨,石油类9.3万吨,重金属4.6万吨(其中锌40 147吨、铜3 710吨、铅2 067吨、镉226吨、汞77吨),砷3 758吨。

连续两年实施监测的50条河流入海污染物量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经由河流入海的CODCr较上年降低14%,硝酸盐氮、总磷分别增加38%、47%。

W020130401474270411995.jpg

3.1.2 主要河口区环境状况

2005~2012年,辽河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水体主要环境要素的监测结果表明,黄河口环境状况相对稳定,辽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环境状况的年际波动较大。

辽河口 辽河口盐度分布的年际波动较大,2007~2009年夏季河口区盐度普遍高于25.00;2010年以来河口区盐度显著下降,2012年盐度小于25.00的区域面积达1 361平方公里。除2009年,辽河口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的平均值均在2.0毫克/升以上,其含量水平为四大河口之首;无机氮平均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但2012年显著升高;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但2012年显著降低。

W020130401474270442934.jpg

黄河口 2012年夏季,黄河口盐度较2005~2011年同期有所降低,盐度小于25.00的区域面积达937平方公里,为历年来最高。2007年以来,黄河口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的平均值有所降低并趋于稳定,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的年际波动幅度较小,河口区活性磷酸盐的含量水平与河口以外海域相当。

W020130401474270458012.jpg

长江口 2005~2012年夏季,长江口盐度小于25.00的区域面积呈先降后升并趋于稳定的年际变化趋势,其中,2012年夏季长江口盐度小于25.00的区域面积约为7 400余平方公里,是2007年的两倍。长江口水体中无机氮的平均含量也表现出与盐度类似的年际变化趋势,2007年最低,2010年以来趋于稳定;活性磷酸盐的平均含量自2007年以来呈升高趋势,高浓度区的分布范围自2009年以来由河口区向两侧近岸海域扩展;化学需氧量的平均值年际变化不大,在0.9毫克/升左右波动,仅近岸局部水域出现2.0毫克/升以上的高值区。

W020130401474270470437.jpg

珠江口 2005~2012年夏季,珠江口水体盐度小于25.00的区域范围呈先升后降并趋于稳定的年际变化趋势,2010年河口盐度小于25.00的区域范围最大,超过10 000平方公里;2012年与2011年相当,约为6 000平方公里。2005~2012年,珠江口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分布状况的年际波动较大;2010年以来,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的平均含量趋于稳定。

W020130401474270486107.jpg

3.2 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2012年,对435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开展了监测,并重点监测了100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环境质量。监测的入海排污口中,工业排污口占34%,市政排污口占38%,排污河占23%,其他类排污口占5%。

3.2.1 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

2012年3月、5月、8月和10月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的比率分别为50%、51%、54%和50%,全年入海排污口的达标排放次数占监测总次数的51%,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监测的435个排污口中,139个入海排污口全年4次监测均达标;57个入海排污口有3次达标;65个入海排污口有2次达标;63个入海排污口有1次达标;仍有111个入海排污口全年4次监测均超标排污,占监测排污口总数的比例较上年增加了7%。

W020130401474270496779.jpg

不同类型入海排污口中,工业类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比率最高,为58%;其次分别为市政类和排污河;其他类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比率较上年明显降低,仅为38%。

入海排污口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总磷、CODCr、悬浮物和氨氮,达标率依次为70%、80%、80%和92%;污水中砷和铜、铅、锌、六价铬等重金属达标率均在96%以上。2008年以来,入海排污口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达标率呈上升趋势。

W020130401474270500315.jpg

2012年,实施监测的排污口污水入海总量为322亿吨,污染物入海总量为214万吨,其中悬浮物、CODCr、氨氮和总磷的入海量分别为130、77、4.6和0.75万吨。连续五年实施监测的176个排污口污染物入海量统计结果显示,CODCr、氨氮和总磷等主要污染物入海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3.2.2 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依然较差,水体富营养化是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主要环境问题。

水质状况 2012年5月和8月,分别对全国97个和86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进行监测。5月监测结果显示,75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占监测总数的77%;8月监测结果显示,71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占监测总数的83%。5月和8月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排污口邻近海域分别占监测总数的72%和76%。

W020130401474270518209.jpg

排污口邻近海域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个别排污口邻近海域水体中重金属、粪大肠菌群等含量超标。富营养化依然是排污口邻近海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75%以上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40%以上的排污口邻近海域为重度富营养化。与上年同期相比,排污口邻近海域呈富营养化状态的比例明显升高。

W020130401474270521772.jpg

沉积物质量状况 2012年8月,对全国84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质量进行监测,其中25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质量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沉积物质量要求,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镉、汞和粪大肠菌群。与上年相比,19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石油类、镉等污染物含量降低,沉积物质量有所改善;13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石油类、镉和硫化物等污染物含量升高,沉积物质量下降。

生物质量状况 共有26个排污口邻近海域采集到贝类样品,其中11个排污口邻近海域贝类生物质量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生物质量要求,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石油烃、镉和铅。

3.3 海洋大气污染物沉降状况

海洋大气污染物干沉降 在大连老虎滩、大连大黑石、营口仙人岛、盘锦、葫芦岛、秦皇岛、塘沽、东营、蓬莱、北隍城、青岛小麦岛和珠海大万山等监测站开展了海洋大气污染物的干沉降监测。结果显示,气溶胶中硝酸盐含量最高值出现在秦皇岛监测站,最低值出现在大连大黑石监测站,分别为25.3微克/立方米和3.4微克/立方米;铵盐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塘沽监测站,最低值出现在珠海大万山监测站,分别为8.1微克/立方米和1.8微克/立方米;重金属铜含量最高值出现在葫芦岛监测站,最低值出现在盘锦监测站,分别为69.4纳克/立方米和11.1纳克/立方米;重金属铅含量最高值出现在秦皇岛监测站,最低值出现在珠海大万山监测站,分别为147.9纳克/立方米和34.7纳克/立方米。

W020130401474270537508.jpg


渤海大气污染物湿沉降 在大连大黑石、营口、葫芦岛、秦皇岛、塘沽、蓬莱等监测站开展了大气污染物湿沉降通量监测。结果显示,硝酸盐湿沉降通量最高值出现在塘沽监测站,最低值出现在秦皇岛监测站,分别为3.9吨/平方公里·年和0.5吨/平方公里·年;铵盐湿沉降通量最高值出现在营口监测站,最低值出现在塘沽监测站,分别为1.3吨/平方公里·年和0.6吨/平方公里·年。

W020130401474270545000.jpg

3.4 海洋垃圾分布状况

2012年,在我国近岸海域开展了海洋垃圾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种类、数量和来源。

海面漂浮垃圾 监测区域内的海面漂浮垃圾主要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碎片、塑料袋和片状木头等。大块和特大块漂浮垃圾平均个数为37个/平方公里;中块和小块漂浮垃圾平均个数为5 482个/平方公里,平均密度为14千克/平方公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垃圾数量最多,占57%,其次为塑料类和木制品类,分别占23%和12%。87%的海面漂浮垃圾来源于陆地,13%来源于海上活动。

海滩垃圾 监测区域内的海滩垃圾主要为塑料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碎片和玻璃碎片等。平均个数为72 581个/平方公里,平均密度为2 494千克/平方公里。塑料类垃圾数量最多,占59%,其次为木制品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分别占12%和10%。94%的海滩垃圾来源于陆地,6%来源于海上活动。

海底垃圾 监测区域内的海底垃圾主要为塑料袋、废弃渔网和塑料瓶等,平均个数为1 837个/平方公里,平均密度为127千克/平方公里。其中塑料类垃圾数量最多,占74%。

W020130401474270556529.jpg

W0201304014742705690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