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海洋赤潮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23

为进一步做好赤潮的防灾和减灾工作,2005年,我省依据《海洋赤潮监测技术规程》,在对全省海域全面调查摸底基础上,对设在沧州黄骅的国家级赤潮监控区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监视监测,对全海域赤潮的发生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发布赤潮监控区环境信息9份,应急监测信息2份,保证了对全海域赤潮的发现率达百分之百。

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3次,均发生在黄骅赤潮监控区外缘海域。2005年5月20日、21日我省黄骅赤潮监控区外缘海域两次发现赤潮,面积分别为50平方公里和3~4平方公里,5月20日赤潮生物种类为中肋骨条藻、尖刺菱形藻,5月21日赤潮生物种类为中肋骨条藻、棕囊藻。2005年6月2日,在黄骅附近海域再次发生棕囊藻赤潮,面积为687平方公里。这3次赤潮均未给当地渔业、水产养殖业造成明显损失。

黄骅赤潮监控区内监测期间未发生赤潮。监控区水质在8月中下旬后,基本处于富营养状态,无机氮平均含量最高达0.588mg/L,为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1.96倍,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最高达0.079mg/L,为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2.63倍,表明海区已受到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污染;监控区海域沉积物硫化物、有机质、石油类等10项化学监测指标均不超过国家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但微生物指标粪大肠菌群超标;监控区贝类体内不含腹泻性贝毒、麻痹性贝毒。但部分养殖对虾体中铅、镉含量超标。

监控区赤潮生物常见种有中肋骨条藻、星脐圆筛藻、刚毛根管藻、菱形海线藻、佛氏海毛藻、尖刺菱形藻、夜光藻等,其中又以中肋骨条藻出现频率最大。

监控区赤潮生物数量,5月下旬处于较高水平,平均为6739个/L。进入6月份数量减少至不足1000个/L,8月中旬后数量有所上升,但多在1000个/L左右。

W020110729414651350753.jpg

2005年6月3日渤海湾赤潮

W02011072941465144553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