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海洋生态环境建设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23

W020110729416654792888.jpg

6.1 自然保护区建设


2005 年,我市进一步强化了对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的监管。5 月份,东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设立黄唇鱼市级自然保护了自然保护区名称、范围、地理位置、保护对象及保护措施,落实了保护区各项工作的任务和责任;12 月份,市机编办以《关于成立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的批复》(东机编[2005]107 号)同意在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增挂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牌子,并明确了人员编制和经费来源。据此,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完善了保护区管理机构,落实了人员配置和经费来源,组织开展了保护区资源调查和监测,严厉打击了非法捕捞黄唇鱼等违法行为,对误捕的黄唇鱼实施了及时有效的救护和放生,保护区内黄唇鱼的数量有所增加,生物多样性有所提高。


然而,保护区附近陆源污染物排放、海洋资源无序开发、人为破坏等干扰因素对保护区产生的巨大压力依然存在,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下一步将继续完善保护区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对现有保护区和周围环境的管理,并加强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6.2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为了保护我市水生野生动物资源,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绿城”的战略部署,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2005 年,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继续加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依法规范了水生野生动物特许证年审工作,审核上报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年审61 个,《经营利用许可证》新办理和年审共55 个,征收资源保护管理费72000 多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2 次声势浩大的水生野生动物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检查酒楼、市场等场所75 处,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 宗,没收了一批鲟鱼、胭脂鱼、花鳗鲡、中国鲎等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并全部放生回归自然,较好地保护了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资源。


6.3 渔业资源保护和增殖

完善渔业许可制度 加强执法检查

2005 年,东莞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完成大中型渔船新版捕捞许可证换发274 艘,完成小型渔业船舶新版捕捞许可证换发26 艘,审核上报渔民转产转业等各种申请资料30 多份,审批更改作业申请6 份,发放专项(特种)捕捞许可证120 份。渔政执法船艇共出航191 天,检查各类渔业船舶835 艘,查处违规案件21 宗,开展打击非法捕捞专项行动2 次,共铲除滩边罟35 个,迷魂阵12800 米,查处电鱼案件3 宗,收缴电鱼工具一批。

W020110729416654804150.jpg

实施伏季休渔制度


2005 年是南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的第七年,在市、镇两级休渔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公安、边防、消防、海事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全市休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渔区祥和稳定,渔民安居乐业。伏季休渔期间(6 月1 日-8 月1 日),没有一艘休渔渔船违规出海作业,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恢复,实现了伏季休渔工作“七连胜”,达到了“三满意”的管理效果(上级领导满意,渔民群众满意,管理人员满意)。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渔业资源是自然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开展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一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广大渔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从1985 年开始进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19 年来一以贯之,每年都抓住伏季休渔期这个好时机开展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到目前在珠江口海域共投放各类鱼苗1 亿多尾。


2005 年,我市江河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在东江石碣河段进行,放流淡水鱼苗500 万尾,其中鲮鱼鱼苗300 万尾,鲫鱼、鲤鱼鱼苗各100 万尾;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在珠江口长安海域进行,放流刀额新对虾1200 万尾和中华鲟一批。


W020110729416654890114.jpgW020110729416654892786.jpg


6.4 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

为强化珠江口地区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东莞市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和海洋监察执法部门开展代号为“旋风”的海洋综合执法联合行动,行动主要是检查珠江口海域使用、海砂开采和海洋倾废情况,严厉打击违法用海、非法采砂和违法倾废行为,提高群众“依法用海、保护海洋”的思想意识,维护正常的海域使用秩序。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保护我市海洋环境,2005 年,进一步加强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力度,初步实施了重点海域环境容量调查评估制度,强化了重点渔业水域和海洋开发区的环境污染监督,加大了大型用海项目、重大海洋污染事故渔业资源的损害评估和调查处理力度,逐步建立了覆盖建设项目前、中、后全过程的环境监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