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陆源入海排污状况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19

陆源污染物排海是造成我省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全面掌握我省陆源入海排污及其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2006年,我省继续加大力度对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进行监测。


3.1 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概况

2006年,对9个陆源重点排污口和103个陆源一般排污口进行了监测。污水入海量可测的排污口82个,污水入海量不可测的水下排污口或排污河30个。针对重点和一般两类排污口采取不同的监测内容与监测频率,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内容包括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底栖生物等。通过陆源排污监测,掌握主要陆源排污对海洋与渔业环境的影响情况,为建立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提供技术支持。


3.2 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

监测结果显示,82个排污口的污水年入海总量达82.98亿吨,污染物年入海总量为126.22万吨。污染物入海量居前四位的是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和磷酸盐,占污染物总量的比例分别为53.51%、44.71%、1.56%和0.1%。


W020110729409165903461.jpgW020110729409165916553.jpg


排污口采样排污口监测


所有陆源入海排污口的评价统一采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排入要求水质三类或劣于三类的海洋功能区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排入要求水质优于三类的海洋功能区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所有排污口的污水来源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其他排污单位”对待。评价结果表明,有84个排污口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超标项目有磷酸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W020110729409165978716.jpgW020110729409165986773.jpg


排污口邻近海域监测采样 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和底栖生物采样


3.3 陆源污染物排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结果显示,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海,特别是部分排污口的连续超标排放,致使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极差状态,表现为海水质量为四类和劣四类、沉积物质量劣于三类国家标准、底栖生物群落结构退化、耐污种增多。

W02011072940916606799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