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生态监控区监测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18

2006年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渤海湾生态监控区53个站位进行了生态监测,监控区总面积3000平方公里。监测结果显示,渤海湾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与2004年、2005年的监测结果比较可知,渤海湾水环境质量出现波动,2006年水环境指数高于2004年,略低于2005年,水体富营养化是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沉积物环境总体质量良好。部分生物体内总汞、铅、砷和镉的含量偏高,围填海面积达数10平方公里,栖息地面积减小。生物群落结构状况较差。

连续三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渤海湾水环境质量出现波动,2006年水环境指数高于2004年,略低于2005年,水体富营养化是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生物群落结构状况变化亦呈相同趋势。大规模围填海工程使天然滨海湿地面积大幅减小,导致许多重要的经济鱼、虾、蟹和贝类等海洋生物的产卵、育苗场所消失,海洋渔业资源遭受严重损害,长途迁徙的鸟类饵料数量减少,削弱了鸟类栖息地的功能,生物多样性迅速下降,陆源污染和围填海工程等是影响渤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

6.1. 水质环境状况

监控区内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污染严重,5月份30%水域无机氮含量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8月份80%水域无机氮含量和30%水域活性磷酸盐含量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营养盐比例失衡。

6.2. 浮游植物

监控区内共获浮游植物49种。隶属硅藻、甲藻、蓝藻和黄藻四个门类,硅藻占绝对优势。优势种主要为中华盒形藻、中肋骨条藻和格氏圆筛藻。8月份浮游植物状况差于5月份。岐口附近海域的物种数量分布较均匀,其他海域情况则差异性较大,北塘附近海域物种数量最少。5月,浮游植物密度偏高,平均密度为78×104细胞/立方米;

6.3. 浮游动物

监控区内共获浮游动物33种,以桡足类、虾蟹类及其幼体为主。优势种为强壮箭虫、中华哲水蚤和双毛纺锤水蚤,物种数量较去年相比有所增加,5月份在种类及密度上都大于8月份,其中,5月份和8月份的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分别为27176个/立方米和22748个/立方米,大港和塘沽附近海域各项指标好于汉沽。

6.4. 底栖生物

监控区内共获底栖生物45种,与去年相比,种类数有所减少。5月份优势种为纽虫和无疣齿沙蚕,最高栖息密度分别为76个/平方米和20个/平方米,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偏低,平均值分别为35个/平方米和9克/平方米。8月份优势种比较集中,主要有脆壳理蛤和绒毛细足蟹,最高栖息密度分别为300个/平方米和68个/平方米。

6.5. 潮间带生物

两次调查共采集到35种潮间带生物。隶属软体、多毛、甲壳、棘皮、纽形、腔肠、螠形、腕足和鱼类等多个门类。

5月份调查软体动物种类数量优势明显,占种类数的50.0%;多毛类占23.1;甲壳类占19.2%。优势种为软体动物,主要是黑龙江河篮蛤、四角蛤蜊和被角樱蛤。8月软体动物优势依然明显,占38.1%,甲壳类占28.6%。优势种为黑龙江河篮蛤、彩虹明樱蛤和四角蛤蜊。

黑龙江河篮蛤、四角蛤蜊是天津海域潮间带的优势种类。

6.6. 鱼卵仔鱼

监测结果显示,20个站位中只有7个站位有鱼卵出现,密度范围为1.7~25个/ 立方米,平均密度为6个/立方米。

仔鱼监测在20个站位中有12个站位出现仔鱼,密度范围为0.83~20个/立方米,平均密度为6尾/立方米。

总体来看,监控区内产卵场退化,鱼卵、仔鱼种类少,密度低。

6.7. 养殖生物质量

三个海区的口虾蛄各项生物质量指标含量均较高,明显高于其他生物种类。其次是小黄鱼、蝦虎鱼、鲬、刺鱼和梅童鱼。四角蛤蜊中总汞的含量较高,大港和驴驹河海域超过了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其他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蛏头沽海域生物质量情况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