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赤潮灾害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4-28

(一)总体灾情

2010年中国沿海共发生赤潮69次,累计面积10892平方公里。其中,渤海7次,累计面积3560平方公里;黄海9次,累计面积735平方公里;东海39次,累计面积6374平方公里;南海14次,累计面积223平方公里。

2010年赤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06亿元,其中河北省损失最大,为2.05亿元,占全部损失的99.5%。

2010年赤潮多发期为5月至9月(图12),高发区为东海(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分别占全海域的56.5%和58.5%),大面积赤潮主要发生在渤海西部海域、浙江和福建沿海。2010年全海域赤潮中,有优势种记录的赤潮66次,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主要为东海原甲藻、夜光藻、中肋骨条藻和米氏凯伦藻等,一些赤潮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赤潮生物共同形成。

W020110729472879817404.gif

图12 中国沿海2010年各月赤潮发生次数

与2009年相比,2010年全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增加1次,累计面积减小约3200平方公里。其中,渤海赤潮发生次数增加3次,累计面积减小约1720平方公里;黄海赤潮发生次数减少4次,累计面积减小约1140平方公里;东海赤潮发生次数减少4次,累计面积减小约180平方公里;南海赤潮发生次数增加6次,累计面积减小近170平方公里。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赤潮灾害损失见表9。

表9 2010年赤潮灾害损失统计

省(自治区、直辖市)

发生

时间

发生

海域

最大面积

(平方公里)

赤潮优势种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河北省

724日~30

秦皇岛北戴河~抚宁沿海海域

20

红色中缢虫

500

5月~6

秦皇岛昌黎沿海海域

20000

浙江省

56日~29

台州大陈海域

30

东海原甲藻

68.70

福建省

613日~16

泉州市深沪湾海域

7

米氏凯伦藻

4

57

20572.70

(二)主要赤潮过程

2010年面积为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赤潮共发生20次,累计面积为9975平方公里,分别占全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的28.99%和91.58%。其中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赤潮2次,累计面积为4390平方公里。

1. 渤海西部海域赤潮

河北省为今年赤潮损失最严重的省份。2010年5月~6月发生在秦皇岛昌黎沿海海域的赤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元;2010年7月下旬在秦皇岛北戴河~抚宁沿海海域发生的赤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0.05亿元。其中,6月24日秦皇岛~绥中沿岸海域发生大面积赤潮,持续时间19天,最大面积约3350平方公里,赤潮区水体呈黄绿色,此次赤潮是本年度面积最大的一次。

2. 浙江省舟山朱家尖东部海域赤潮

5月14日~27日舟山朱家尖东部海域发生赤潮,持续时间14天,面积为1040平方公里,赤潮优势种为东海原甲藻,赤潮区水体呈红褐色块状、条带状分布。

2010年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赤潮过程见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