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态脆弱区状况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2-2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开发强度持续加大,对海岸带及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压力。2008年国家海洋局开展了沿海开发强度、近岸海域综合环境质量及海洋生态脆弱区评价工作。
评价结果显示,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总数约为5.5亿,人口平均密度约为700人/平方公里,人均GDP约为3万元,岸线人工化指数达到0.38,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和广东的沿海地区已经处于高强度开发状态。上海、广西、浙江、广东、天津、山东、辽宁和河北近岸海域综合环境质量一般,水体普遍受到氮、磷污染,局部区域沉积环境和海洋生物受到铜、镉、砷、总汞等重金属和石油类(烃)污染。
由于海岸带开发强度的加大及开发规模的扩大,全国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脆弱区。海岸带高脆弱区已占全国岸线总长度的4.5%,中脆弱区占32.0%,轻脆弱区占46.7%,非脆弱区仅占16.8%。高脆弱区和中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红树林海岸等受到围填海、陆源污染、海岸侵蚀、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入侵等影响严重的海岸带区域。
近岸海域中,高脆弱区占评价区域的9.6%,中脆弱区占31.9%,轻脆弱区占40.3%,非脆弱区仅占18.2%。高脆弱区和中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水养殖区及鱼类产卵场等重要渔业水域,以及珊瑚礁、海草床等敏感生态系统,导致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陆源排污及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等。

W020110729468248295715.jpg

沿海开发强度及生态脆弱区分布图

若海岸带和海洋开发强度进一步加大,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红树林海岸和滨海湿地等海岸带敏感区域,以及珊瑚礁、海草床、滨海湿地等近岸敏感生态系统和海洋保护区、产卵场等近岸敏感区域的生态脆弱程度将进一步加深,生态脆弱区域将进一步扩大。

W020110729468248443718.jpg

W020110729468248488966.jpg